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19岁女儿抑郁躺平、沉迷手机无法自拔:当我学会“反向呈现”技术,2个月把她拉了出来

个案介绍:

咨询人:女生父母

女生年龄:19岁

专家服务老师:马春英老师及其督导小组

情况介绍:抑郁焦虑,情绪暴躁易怒,沉迷游戏无法自拔,经常向父母要钱充值游戏,敌对父母

介入疗愈后,女孩抑郁情绪得到稳定和改善,内驱力逐渐被唤醒,玩手机的时间减少,成绩进步飞速考进班级前五名。

与父母的隔阂也得到化解,隔三差五与妈妈发信心聊天,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密。

女儿今年19岁,大一新生,因为抑郁焦虑在家躺平了快半年。

期间,天天把自己关在屋里打游戏,玩累了就躺着睡觉,睡醒了就继续玩。

吃饭都顾不上,不是随便扒拉两口就是干脆不吃,不出门也不社交。

给她说话半天反应不过来,目光呆滞的就像行尸走肉。

真不知道手机有什么魔力,把她变得人不人鬼不鬼。

我看的又气又怒,劝她要有上进心。

“就算在家休养,你也不能这么糟蹋自己的身体啊,你看看你现在什么样子,你就不能让我少操心!”

她一听,瞬间像疯了似的,冲着我大声尖叫,拿起手边的东西就往往我身上砸!

我倒抽一口气,慌忙躲闪,这已经不是女儿第一次拿东西砸我。

又怒又心寒,我委屈的嚎啕大哭。

这么多年来为了培养她,我边工作边辅导她学习,自己累的一身病,但看着她顺利考上一本大学,感觉一切都值了。

可她呢,对我冷言冷语、阴阳怪气,一不如意就大呼小叫,十几年的养育换来这么个白眼狼!

PART 01

作为“别人家”的孩子,女儿躺平了

大一刚开学没两个月女儿就被查出抑郁焦虑,为了让她更好的调养身体我们给她请了长假。

可我们怎么都没想到,回家后她直接躺平了,抑郁也比过去更严重。

自从她回家调养后,我们夫妻是一天日子都没安生过。

活了半辈子没享她的清福,还每天小心翼翼伺候着她,就怕一个不小心又惹怒她。

想不明白曾经人见人夸奖的孩子,怎么会变成横眉竖目的泼妇!

从小到大女儿成绩都很优秀,性格也非常好相处;

亲朋好友都很喜欢她,还经常拿拿女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虽然每天监督女儿的学习很辛苦,但看着女儿带回了的成绩单,顿时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

然而高三那年,我们差点被女儿吓出心脏病。

女儿高中全年级共有2200名学生,女儿排名第130名。

为了让她考进前100,我给她制定了各种学习计划,并严格督促她执行。

可没想到高三第一次模拟她的成绩就下降到400多名,我吓得慌了神。

赶紧找她老师了解她在学校的情况;

“孩子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回答问题也是答非所问....”

老师的话激活了我内心的恐惧,让我陷入深深的焦虑中。

回到家,我严肃的和她进行交谈。

谁知话还没说完,她就歇斯底里的冲我们大喊:

“学习、学习、除了学习,你们还关心过我什么,我考不上那也是我的事,你们别管!”

一听她这话我瞬间破防,什么叫别管她,不管她能有之前的成绩,她能考上重点高中。

我被她气的失去理智,第一次打了她。

这之后,女儿对我爱答不理,看见我也没有好脸色,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也呆在同学家。

我又气又悔,怪自己没忍住发火,之后我一改过去的强势,开始小心翼翼的陪同,后来干脆辞职一心陪读。

女儿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一不如意就大叫、砸东西;

尽管自己被气得差点心梗,但也知道女儿是因为压力太大,所以一直强忍着不与她置气。

就这样,一家人陪着她心惊胆战的度过了高中,虽然惊险但好在擦线考上了本科。

我们也终于松了口气,可谁知大学才是我们真正的噩梦!

PART 02

女儿为何由“别人家孩子”成为摆烂的一员?

刚开学女儿就三天两头打电话,话里话外都是想家。

起初我们只当她第一次离家的正常反应;

可后期她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频繁,电话内容也由一开始的想家到各种抱怨。

宿舍太吵、同学不好相处,舍友拿有色眼镜看人.....

我被她烦的不行,警告她没有重要事情就不要打电话,打了也不再接听。

有一天女儿辅导员突然打来电话,听清电话内容我差点吓破胆——女儿与同学闹矛盾想不开差点割腕自残!

我和他爸火速赶到女儿的大学,孩子辅导员说女儿可能抑郁了,建议我们带她去医院做个检查。

我们慌里慌带着女儿又去了医院,果然中度抑郁并伴随焦虑!

我们想不明白大学刚上两个月,怎么就抑郁了,尽管先前听她各种抱怨但也不至于就抑郁啊?

孩子辅导员害怕她再做出什么傻事,建议我们带着她回老家调养好再来上课。

女儿在家的那段日子,我们过得非常煎熬;

除了给我们要钱充值游戏外,不管我们怎么做女儿都是爱答不理。

我和她爸被气的跳脚,软硬兼施可都惨淡收场;

冷静后我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由于理论和实践的的差距效果寥寥无几。

后来,我找到一个非常有名的心理咨询专家。

也是这个时候心理咨询师教给了我“反向呈现”技术,我才明白:

原来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儿子身上,而在我们父母自己身上!

所谓“反向呈现”,就是父母与其去思考怎么能把孩子赶紧拉出来;

不如去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尽快回到正轨,让自己更有力量去影响、带领孩子。

我与孩子爸爸是通过相亲认识的,感情并不深,婚后我们经常因为小事吵架。

在职场上我又因为工作的压力以及老板的刁难,情绪变得起伏不定

于是,女儿就成为我情绪的发泄桶,每当她作业写不对或者成绩下降时都会遭到我的谩骂。

不仅学习,生活习惯不合我眼缘时也会遭到我的教育。

头发掉到地板上、做完饭厨房清理不干净、拖鞋摆放不整齐都会念叨她半天。

事实上我的负面情绪以及多年来的打压和否定,已经把女儿逼入一条逼仄的阴暗小道。

可当时身在局中并没有看透事情本质,相反还把此当成一种严苛管教的教育方式。

女儿变得越来越沉默,性子也原来越内敛,不主动给她说话,她也不主动与我们搭讪,直至后来完全不与我们沟通。

如果当时我和孩子爸爸能反思自己的教育,或者给她时间让她去调整去修复,我们与女儿之间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决定,不再一门心思琢磨怎么把女儿从躺平的状态里拽出来。

我现在考虑的是,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专注于自我成长。

因为只有我自己有能量了,才能用生命散发的能量去带动女儿。

PART 03

我是如何帮女儿走出困境的?

那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把女儿从游戏躺平中拉出来,不再让她继续摆烂下去?

心理咨询师给我们了几点建议,我总结如下:

面对抑郁的孩子,父母要有原则,既不能放纵也不能一味管教

01越放纵就越容易得寸进尺

孩子抑郁躺平,绝不能无条件接纳孩子的行为,这样只会让她们更加放任 。

因而父母要制定原则并严格遵循。

而原则主要是针对那些有空间、可以商量的事情。

比如关于花钱的问题,比如手机的问题,一些日常具体的事情等等。

02沟通的时候,一定要低声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当低声沉稳、慢慢说话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就更显得有力量,有底气。

尤其抑郁躺平的孩子他们更加敏感,父母无意识的行为都能被他们拒之门外。

03先理解孩子情绪和感受,然后就事论事

先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和孩子共情,这样可以让他先卸下防御和时刻准备战斗的架势。

一个人一旦被理解了,就很容易破防,也就愿意继续听父母说什么了。

理解是很重要的一步。

父母怎么看待生活,孩子就怎么对待人生

一个心智尚不坚定,阅历不够丰富的孩子,若是一直被父母的唉声叹气、以及生活的苦难裹胁着前进,她们又怎么有足够的能量披荆斩棘呢?

没有阳光的家庭,孩子的内心也只有阴暗。

消极看待问题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不知道如何用成长型的思维,去经营自己的一生。

基于此,心理咨询师建议我先疗愈自己,若我充实了自己的人生,孩子自然有样学样。

我按照咨询师给的建议照做了2个月,女儿的情绪渐渐平稳了,发脾气的次数也减少了,抑郁情绪得到缓解。

此外女儿的内驱力被成功激发,成功返回学校,一次测试中还考了班级前5名。

历经坎坷女儿终于回归了正轨!

(图片为网络图片,侵权请告知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19岁女儿抑郁躺平、沉迷手机无法自拔:当我学会“反向呈现”技术,2个月把她拉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