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4-8%的癌症可能是肥胖引起!减脂防癌这么办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3日讯(通讯员 郭忠聪)当体重超出健康范围,其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体型变化,它可能成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助推器”,也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存在隐秘关联,给自身健康带来极大隐患。

肥胖真的会导致癌症吗?肥胖癌症患者该如何控制自己的体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主任刘华进行了详细介绍。

肥胖致癌因素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指出,肥胖是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可预防癌症风险因素,肥胖与12种癌症的发病风险紧密相关,大约4-8%的癌症发生可直接归因于肥胖。

脏腑功能失调:肥胖人群易患癌症,主要是因为肥胖引发全身代谢紊乱,身体陷入慢性炎症反应状态,同时免疫力下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肥胖人群成为癌症的高发群体。

肥胖与癌症治疗

体重管理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是影响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关键因素,贯穿治疗全程。

化疗剂量增加:在使用化疗药物进行抗肿瘤治疗时,需要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表面积从而计算化疗药物使用剂量。相同身高情况下,肥胖患者体表面积更大,使用的化疗药物剂量也更高。随之而来,肥胖癌症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也更严重。

基础疾病限制:肥胖患者常伴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这给医生选择化疗药物带来限制。

复杂的身体状况使得抗肿瘤治疗难以按计划推进,从而导致治疗效果差,患者生活质量差,增加复发风险,生存期缩短,总生存率降低。

不过,肥胖在某些方面也并非一无是处。研究发现,肥胖患者的免疫应答高于非肥胖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时,5年生存率要高于非肥胖患者。

鉴于肥胖与癌症之间的复杂关系,癌症患者该如何科学管理体重呢?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思路。

减重要“未病先防”

对于体重超标的癌症患者,特别是已发现癌前病变且伴有肥胖的患者,如肺结节、乳腺结节、胃肠道息肉患者,积极减重十分必要。

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降低体重指数,还能调节性激素等激素水平、抑制炎症、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机体代谢,促进身体进入良性循环,有效预防癌前病变向癌症转化。

减重要“既病防变”

治疗期:治疗期禁止主动减重,重点应放在预防非计划性体重下降。肿瘤持续进展未得到控制的患者,可能因肿瘤恶病质出现体重急剧下降。此时主动减重,会让患者营养状况恶化,机体免疫力进一步降低,治疗难以维系,肿瘤趁虚而入,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此外,正在进行免疫治疗的患者,减肥可能影响疗效,也不建议此时减重。

术后及放化疗后半年内:此时患者肝肾功能及体能尚未恢复到日常生活水平,身体还未从肿瘤侵袭中完全复原,此时减重对身体恢复不利,不建议减肥。

减重要“愈后防复”

体力状态恢复:对于抗肿瘤综合治疗结束半年以上,病情稳定且体力状态恢复的肥胖患者,减重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还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机体代谢,对肿瘤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营养状态稳定:康复期的肥胖患者,在营养状态稳定后,可启动个性化减重方案。饮食上保证高蛋白低碳水摄入,防止肌肉流失;运动选择有氧运动结合渐进抗阻训练,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时间。

动态营养评估:减重计划需依据动态营养评估制定,避免因减重加剧癌症相关消耗。

中医药食同源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依据肥胖肿瘤患者体质和现阶段疾病特点,开展系统膳食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

制定合理的药食同源食疗方案,从食材挑选到烹饪方法进行全面膳食管理,优化日常膳食结构,既能科学减重,又能延缓肿瘤进展,减少复发和转移。

肥胖既是导致癌症的高发因素之一,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癌症患者需要科学管理体重,在不同阶段遵循分期管理原则,请在医师指导下科学减重,健康生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4-8%的癌症可能是肥胖引起!减脂防癌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