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何(左)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药膳体验馆推荐“中药奶茶”。
●人物档案:梁何,出生于1998年,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骨二科(脊柱外科)住院医师。
●青年语录:用年轻化的表达打破文化隔阂,让传承千年的医药技法继续发挥能量。
当“95后”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千年中医药智慧在青春的浇灌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南宁,年轻医师梁何将壮瑶医药与现代潮流相融合,在守正创新中激荡起传承发展的蓬勃力量。
“中药奶茶”巧研发
缔造养生新茶饮
在壮本堂本草营养研究体验中心,草药香与奶香交织,梁何正与国壮药膳研发团队讨论黄精桑椹饮的配比。“这里面有黄精、桑椹、山药,我觉得可以加一点茯苓,促进脾胃吸收。”梁何建议。
确定方案后,团队迅速行动。称量药材、调配比例、加热熬制,每一步都严谨细致。当改良后的“中药奶茶”出炉,梁何轻抿一口,眉头舒展:“现在口感更顺滑,味道层次更丰富了。”
中药与奶茶混搭,这看似“脑洞大开”的组合背后,是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创新解读。他们深谙:要让传统药香飘进现代生活,就得先让年轻人愿意端起这杯“养生茶”。
“我一直想做一款既美味又养生的饮品。我们研发了系列壮瑶药膳和中药茶饮,即将正式推出。”梁何与研发团队以青春力量让壮瑶医药焕发新活力。
壮瑶医药潮流范
一口饮尽千年方
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药膳体验馆,一场试喝大会吸引了不少医院职工和患者。梁何热情吆喝:“都来尝尝这款‘中药奶茶’,没放糖,能调理脾胃。”
面对“不够甜”的意见,梁何笑着回应:“可以添加广西‘桂十味’药材之一的罗汉果,既清甜又养生。”听到“有无减肥饮品”的询问,梁何立刻推荐:“山楂降脂饮就有减肥功效。”
越南友人范氏泰和品尝后惊叹:“很特别!希望能传到越南,让大家感受这种养生又美味的体验。”
从“药太苦”到“再来一杯”,试喝大会颠覆了大家对中药的刻板印象。当越来越多人惊叹于“中药奶茶”的神奇时,文化传承的“密码”已然解开——唯有先征服味蕾,才能深入人心。
“想让壮瑶医药从‘古老传说’变成‘青春潮流’,要做到有趣、有用、有范、有未来。”梁何解释道,“以年轻化表达打破隔阂,用传统技法解决现代健康问题,通过产品提升文化自信,最终让传承成为值得奋斗的事业。”
千年医道映初心
岐黄薪火代代传
梁何与壮瑶医药的缘分,始于童年调理脾胃的经历,“用壮瑶医药调理脾胃效果很好,我想通过学医帮助更多人”。
学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中医药的理论比较抽象,老师结合‘情绪影响食欲’的例子讲解,我才豁然开朗。中医学习不仅要阅读大量经典古文,还要不断实践创新。”梁何说。
对于壮瑶医药,梁何有着自己的理解:“壮医的‘三道两路’理论注重内服外治,瑶医的‘盈亏平衡’理论强调药食同源,与现代医学互补,在慢性病调理和亚健康管理上优势明显。”
当同龄人在刷短视频时,梁何“啃”的是《黄帝内经》,毕竟把“盈亏平衡”理论讲得通俗易懂,绝非一日之功。
在梁何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对中医药的热爱与坚守,以及民族医药传承的希望。当下,许许多多像梁何一样的医师正以青春为笔,让古老的壮瑶医药焕发新光彩,让珍贵的文化瑰宝薪火相传。
本报记者韦峭 文/图
记者手记
在壮本堂本草营养研究体验中心,梁何调试“中药奶茶”的专注神情令人难忘。这位年轻医师致力让古老技方走进日常生活,呈现出文化传承最动人的模样。当黄精、茯苓等中药材遇上奶茶,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被悄然打破。
梁何身上有着守正创新的平衡智慧:既对古籍经典保持敬畏,又以新潮方式重新诠释;既坚守医者初心,又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药理。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一场充满创意的转化与再生。唯有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才能真正“火”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