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母婴室”改“育婴室”:小变化大进步

近日,北京市某商场将“母婴室”改造为“育婴室”,宝妈和宝爸都能用相关话题上了微博热搜。记者走访发现,在北京,不止一家商场开辟了宝爸也可以使用的育儿空间,他们有的将原有母婴室升级改造成“育婴室”,有的在“母婴室”之外,单独开辟供宝爸使用的“宝爸专用母婴室”“超级奶爸区”等空间,方便带娃出行的爸爸们使用。

专家认为,“育婴室”“宝爸专用母婴室”的出现,完善了哺育孩子的设施条件,是对男性积极分担养育责任的一种引导,也是对男性参与育儿的一种鼓励,能够促进父亲更好地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来。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某商场将一间“母婴室”改造为“育婴室”。图为9月9日,宝爸宝妈在“育婴室”照顾宝宝。

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德贤路附近的一家商场,开设“宝爸专用母婴室”。图为该商场墙壁上“宝爸专用母婴室”指引标识。

现场:宝爸也可进入育婴室

9月9日晚上,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附近一家商场,因为是工作日,且下起了雨,客流量比平时少了一些。

循着标识的指引,记者来到商场4楼,在离一处电梯不远的地方,记者发现了一间“育婴室”。室外,除了贴有“育婴室”的标牌,还有“共同育儿”“一间不只属于她的房间”的宣传语。

走进“育婴室”,可以看到室内被分隔为换洗区和哺乳室两部分,哺乳室的玻璃门上贴有“男士止步”的字样。在换洗区,洗手池、饮水机、温奶器、护理台、沙发、电源插座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此外,还配有干、湿巾,隔尿垫,婴儿尿不湿,婴儿爽身粉,一次性储奶袋等供家长和宝宝使用。

在商场一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进入无人的哺乳室,只见哺乳室被分隔成5个独立的哺乳间,每个哺乳间里配有沙发等设施,还配有门帘等,以更好地为妈妈们提供隐私空间。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为倡导共同育儿的理念,今年5月,商场对“母婴室”进行了改造,将其升级为“育婴室”,并于几周前投入使用,后续会根据用户反馈情况作出调整。

记者观察,在30分钟时间里,有3个家庭进入“育婴室”,其中1个家庭为宝妈单独带娃,两个家庭为宝妈宝爸共同带娃。在宝妈带娃进入哺乳室后,宝爸会整理婴儿车上的婴儿用品,等宝妈带宝宝出来后,宝爸则会协助宝妈为宝宝换尿不湿等。

无独有偶,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黄厂路与广祥街交叉口附近的一座商场里,商场4楼一间小屋外墙上的“父婴室”标牌格外惹眼。约10平方米的空间内,饮水机、热奶器、婴儿湿巾、纸尿裤等设备物资都可以供育儿家庭免费使用,带娃宝爸可进去照顾宝宝。

据悉,该商场从负一层到5层一共有十多个“母婴室”,“父婴室”是今年4月响应顾客需求专门设立的,目前商场内仅有一个“父婴室”。商场工作人员介绍,考虑到顾客的实际需求,今年4月,商场将其中一处“母婴室”改为“父婴室”,以后将视实际情况和顾客需求再进行动态调整。记者注意到,该商场曾在其官方社交平台上征集顾客对商场改进的意见建议,其中有网友表示,自己是二孩奶爸,平时看到很多奶爸单独带娃时,常常因为没地方给宝宝换纸尿裤、喂奶而烦恼,希望能给单独带娃的爸爸提供一些方便。

除了上述两个商场,记者了解到,在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德贤路附近一家商场,也开辟有“宝爸专用母婴室”,可供单独带娃的宝爸为宝宝换尿布、喂奶。此外,近年来,在深圳市、上海市等地也出现了专为宝爸带娃设计的育儿空间。

声音:希望多一些这样的暖心举措

针对如何看待“母婴室”改“育婴室”,在这家位于朝阳区青年路附近的商场里,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路人。其中一名男士表示,他也是一名宝爸,现在宝宝大了,不需要再进“母婴室”。但是他记得,曾经有一次自己单独带宝宝进商场,需要给宝宝换尿不湿时,却发现“母婴室”是禁止男士入内的,好在商场有供顾客休息的长条座椅,自己在座椅上为孩子换了尿不湿。这位宝爸表示,“母婴室”是专为方便妈妈哺乳设计的,自己也很理解“母婴室拒绝男士入内”的规定,但时代在发展,男士也在参与带娃,商场能考虑到男士带娃的需求,是种进步。

一位女士表示,带孩子是爸爸妈妈共同的责任,尤其是孩子大一点的时候,活泼好动,换个尿不湿都费好大的劲,如果在保护好宝妈隐私的前提下,宝爸能进入“母婴室”,参与照顾宝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担宝妈照顾宝宝的压力。

在网上,也有不少网友发表了看法。有网友表示,自己是位宝妈,孩子八个多月大的时候,第一次和宝爸带宝宝去商场,当时想和宝爸一块进“母婴室”,但其他人告诉她,宝爸不让进。“可是平时都是老公给宝宝换尿布、喂奶粉啥的,自己笨手笨脚搞不定,搞得我每次只好站在‘母婴室’门口望风,没有人了就让宝爸进去换纸尿裤。”这名网友说,现在“育婴室”能让宝爸进去,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

一位网友表示,作为哺乳期妈妈,希望哺乳的房间和换尿不湿的房间分开,这样爸爸也可以进去,帮助宝宝换尿不湿。另外一位网友表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照顾婴儿不是妈妈的专利,爸爸妈妈一起参与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与家庭和谐。这样的小变化是社会的进步,希望多一些这样暖心的设施。

同时也有网友指出,“母婴室”是避免让女性公共场所哺乳的尴尬而设立,让男士也能进入,前提是保障好女性的隐私。有网友指出,“母婴室”改成“育婴室”,哺乳区单独隔开,父母都能进去就可以。单独弄“父婴室”“超级奶爸区”没有必要。

观点:促进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王树认为,“母婴室”改为“育婴室”,或者另设“父婴室”,是多方支持共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体现。公共场所将“母婴室”改为“育婴室”,或者增设“父婴室”,完善父亲在哺育孩子过程中的设施条件,可以促进父亲更好地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类似的改造完善措施应该大力推广,这不仅优化了公共场所的服务细节,更契合了社会发展规律。

王树表示,考虑到父亲与母亲哺育孩子场景的差异,将“母婴室”改造为“育婴室”通常会将原有空间划分为哺乳区与换洗区,通过自动门、隔帘或物理隔断实现区域分隔。宝爸们可以在换洗区为孩子更换尿布,而哺乳区则仍为宝妈们保留私密空间,由此拓展了传统“母婴室”的功能,节约了公共空间,也为众多宝爸提供了便利。抚养孩子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随着二孩三孩家庭的增多,母亲哺育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父亲在哺育孩子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减轻母亲哺育孩子的压力。

王树建议,在将“母婴室”改为“育婴室”,或者增设“父婴室”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空间设计、保障个人隐私和持续完善服务设施,例如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应该扩展或者缩小空间,实施“一客一落锁”,以及推进哺育过程的中的配套设施优化和哺育产品供给。

《父母必读》杂志原主编、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恽梅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较于母亲带娃、父亲在外面等候的传统“母婴室”,“育婴室”的出现体现了社会的一种进步。传统的刻板印象认为照顾孩子是母亲的事情,现实情况也是母亲承担了更多的育儿责任。现在“母婴室”改名这样一个小变化,可以让人感觉到育儿是家庭共同的责任,淡化了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过往父亲不能单独使用“母婴室”,即使在“母婴室”无人使用时,父亲进入也难免引发心理不适。恽梅表示,如今改名后,父亲就可以很自然地去使用这些设备,没有被排除在育儿之外,也不会引起不适,这是在促进父亲的参与,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社会认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发展中心副主任茅倬彦指出,“母婴室”改为“育婴室”,弱化了性别指向,有利于倡导育儿责任两性共担。

来源:中国人口报

图/文:牛煜辉

策划:杨利春

编辑:牛煜辉 于洋

校对:杨真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母婴室”改“育婴室”:小变化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