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眼镜已成为无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矫正视力、防护蓝光,还是作为时尚配饰,它都为我们打开了更清晰、更舒适的视力之窗。但是,一部分人对眼镜的态度往往是“用之即戴,弃之不理”,忽略了眼镜也需要精心呵护。科学保养眼镜不仅是为了延长使用寿命,节省开支,更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一环。正确使用一副洁净无损的眼镜,能带来最佳的视觉体验,反之则可能悄然损害大家的视力。
警惕镜片划痕隐患
莫让眼镜变成“毛玻璃”
很多人认为,镜片上的划痕只是影响美观,无伤大雅,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戴多划痕的眼镜,如同戴着“毛玻璃”雾里看花,对健康有以下影响。
第一,严重影响视觉质量。镜片的每一处设计都是为了让光线能精确聚焦于视网膜。一旦出现划痕,光滑的光学表面便被破坏,导致光线发生不应有的散射。这会造成视物模糊、扭曲,甚至在夜间面对车灯、路灯时产生严重的眩光现象,极大增加了夜间驾驶和恶劣天气下行车的危险程度。
第二,持续加剧视觉疲劳。为了透过划痕的干扰努力看清物体,眼睛内的睫状肌需要不断超负荷调节和对焦。这种持续的紧张状态,极易诱发并加重视疲劳,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例如眼睛干涩、酸胀、疼痛,甚至头痛。长此以往,还会促进近视的发展。
第三,不容忽视的安全风险。树脂镜片表面的划痕会破坏整体应力结构,降低抗冲击性能。一旦遇到意外撞击,镜片更易破碎,可能对眼睛及面部造成严重的伤害,对喜爱运动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尤其危险。
建议:务必定期检查镜片状况。一旦发现镜片划痕密集且已经影响日常视物的清晰度,或产生明显眩光或不适,应立即前往专业的眼镜店或视光中心进行检查。切勿因节省或怕麻烦而将就使用,及时更换镜片是对自身健康和安全负责的表现。
留意眼镜的“保质期”
别让超时使用伤眼睛
与食品一样,眼镜也有其最佳使用“保质期”。眼镜的寿命是由镜片磨损、视力度数变化及镜架稳定性共同决定的。
镜片老化是常见的“过期”信号。随着使用年限增长,即便再精心呵护,镜片也难免会出现密集的细微划痕,它们会显著降低镜片的透光率,让世界仿佛蒙上一层纱。此外,镜片表面的功能性膜层也可能因材质老化而出现龟裂或成片脱落,破坏了镜片原有的功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使树脂镜片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镜片明显变黄,使视物颜色产生偏差的同时,也会进一步降低视觉清晰度。
度数变化是隐形的“过期”标志。我们的视力并非一成不变,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眼轴会增长同时度数增加,中老年人也要面临老花眼和白内障等眼病带来的度数改变。长期戴度数不匹配的旧眼镜,无法提供最佳矫正视力,也会迫使眼睛努力适应不准确的度数,加重视疲劳,使视力变差。
镜架严重变形是物理性的“过期”提示。单手摘戴习惯或外力挤压,都可能导致镜框变形、镜腿倾斜。发生严重变形且无法通过专业调整恢复的镜架,会导致光学中心点与瞳孔错位,继而引入额外棱镜效应,迫使眼肌加倍努力以维持双眼视觉融合,加重视觉负担,引起视疲劳、头晕甚至斜视。
建议:除了出现上述问题要及时更换,还要定期验光予以检查。儿童青少年每半年复查一次视力,成年人每1~2年复查一次。验光师不仅能提供验光数据,还可以评估眼镜的状态,并给出中肯的更换建议。
学会正确清洁眼镜
保持镜片光洁如新
日常清洁是保养眼镜中最频繁也最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操作能保持镜片光洁如新。
购买眼镜时赠送的眼镜布,主要是为了包裹眼镜,避免眼镜与镜盒发生磕碰,并不是用来直接擦拭镜片的。镜片上的灰尘和油污,大多来自睫毛分泌的油脂、面部脱落的角质,以及空气中的细小沙砾,直接用眼镜布干擦就相当于用小颗粒摩擦镜片,会导致划痕出现。眼镜清洁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冲洗打开水龙头,用流动的清水轻轻冲洗镜片的正反面,冲掉附着在表面的灰尘等颗粒物。
涂抹将专用的眼镜清洁液或中性洗洁精滴在镜片上,用指腹轻柔地涂抹镜片的每一处,利用其乳化作用溶解油污、指纹。
冲洗 用清水将镜片上的泡沫和污垢彻底冲洗干净,确保无残留。
吸干使用专用的超细纤维镜布,或柔软不易掉屑的纸巾,轻轻覆盖在镜片上,沿同一方向(不要打圈)吸干水分。
此外,镜布应保持清洁,定期清洗;禁止用衣角、干纸巾粗暴地干擦镜片;避免使用酒精、肥皂等刺激性强的化学品,以免损伤镜片表面各种功能性镀膜,导致膜层提前老化、剥落;当不戴眼镜时,应将镜片朝上放入眼镜盒内,避免镜片与眼镜盒之间摩擦造成划痕;避免将眼镜放在高温环境造成以防膜层脱落、镜架膨胀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