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的全貌
躁郁症,又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其特征是情绪在狂躁与抑郁之间剧烈波动。抑郁是这一疾病最常见的表现,狂躁阶段则通常伴随着易怒、愤怒和抑郁,可能会伴随或不伴随愉悦感。当愉悦感出现时,可能表现为异常的精力和过度自信,导致过度消费或冲动行为等表现。
躁郁症的征兆
躁郁症的关键特征是狂躁。它可以是该疾病的触发事件,之后伴随抑郁发作,或者在多年抑郁发作后首次表现出来。狂躁和抑郁之间的转换可能是突发的,情绪波动可以非常迅速。但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抑郁状态下的时间往往远远超过狂躁或轻躁状态。
轻躁状态可能会给人以欺骗感;这通常表现为能量的激增,甚至可能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因此,经历轻躁的患者可能会否认任何问题的存在。狂躁症状的变异性很大,可能包括:精力增加、活动增多、烦躁、愉悦情绪和极端乐观、极度易怒、思维急速、话语速度异常、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需求减少、对自身能力和想法的不切实际的信念、判断力差、冒险行为、挑衅或侵扰行为以及否认任何问题的存在。
躁郁症的成因
躁郁症的成因涉及生物和环境因素。尽管家族史是最强的一致因素,但并没有确定的基因被发现与该疾病的风险直接相关。生活事件,如儿童时期的创伤,被认为在那些已具备一定易感性的人群中起到诱发作用。一旦躁郁症发生,生活事件也可能引发其复发。
躁郁症的治疗
由于躁郁症是一种复发性疾病,因此长期治疗是必要的。通常会开具情绪稳定剂药物以防止情绪波动。锂盐是最著名的情绪稳定剂,但新型药物如拉莫三嗪显示出副作用更少,且通常可避免抗抑郁药的需求。单独使用抗抑郁药可能会诱发狂躁,监测患者在用药后是否感到烦躁、易怒或过度活跃至关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治疗躁郁症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心理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经历的情绪发作次数。心理治疗还帮助患者学习自我管理技能,以防止日常的情绪波动引发全面的发作。
与躁郁症共存
躁郁症可以对个人的目标和人际关系造成严重影响。但通过适当的医疗护理,患者可以学习应对技能和策略,使生活保持在轨道上。躁郁症的经历因人而异,虽然该疾病给许多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但有些人认为这种状态赋予了他们创造力和动力。
对于那些担心失去创造力、生产力和自我认同感的人,寻求帮助的恐惧可能会阻止他们采取行动。然而,忽视治疗以保留狂躁能量往往会导致崩溃,威胁到个人的整体健康。心理治疗师能够帮助患者重新定义创造力,在情绪稳定后稳步利用他们的创造能力。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