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化道肿瘤中,乙状结肠癌因发病位置特殊、早期症状隐匿,常被患者误认为“普通肠胃炎”或“痔疮发作”,导致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部持续隐痛、进行性体重下降……当这些警报响起时,许多人才匆忙就医,却对治疗方式充满疑虑:手术是否必须开腹?术后腹部会留多长的疤?能否既根治肿瘤又保障生活质量?
针对这些痛点,国内结直肠外科领域权威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姜争,凭借其领先的微创外科技术给出了明确答案。目前,姜争主任除每周三、四上午在本院出诊外,每周日还在个人工作室开展专家门诊及手术,为乙状结肠癌患者提供“一步到位”的高品质诊疗服务。
乙状结肠位于降结肠与直肠之间,呈“S”形弯曲,解剖结构复杂,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而姜争主任擅长的腹部无辅助切口微创手术(NOSES)真正实现了“微创中的微创”。他通过在患者腹部打数个5-10毫米的小孔,完成肿瘤精准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并经由自然腔道(肛门)取出标本,使腹部无额外切口。
“很多患者,特别是年轻女性和高龄体弱者,既希望彻底切除肿瘤,又极度恐惧手术创伤和术后疤痕,”姜争主任说,“NOSES技术真正回应了这一需求。”临床数据显示,这类手术术后疼痛轻,患者最快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5–7天,术后腹壁仅存留微小痕迹,极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信心和满意度。
姜争主任强调,乙状结肠癌治疗不应局限于“一切了之”,需根据肿瘤分期、分子病理特征及患者全身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 对早期患者,优先施行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NOSES手术;
- 局部进展期患者,则可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如FOLFOX/CAPEOX方案)缩小肿瘤,提高根治切除率;
- 若检测为dMMR/MSI-H型,则可能推荐免疫治疗,为部分晚期患者带来长期生存机会。
在怡德医院,姜争主任依托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联合肿瘤内科、病理科、影像科专家为患者制定整体治疗方案,确保诊疗环节无缝衔接。他强调:“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愈癌症,更是让患者有质量、有尊严地回归生活。”
作为结直肠癌领域的顶尖专家,姜争主任在本部的号源长期紧张。为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他在个人工作室开设周日门诊,为患者提供另一个高效、便捷的就医选择。
就诊的优势包括:
1️⃣预约周期短,无需长时间等待;
2️⃣姜争主任亲自问诊、亲自手术,确保医疗质量同质化;
3️⃣住院时间约7–10天,环境舒适,护理精细;
4️⃣诊疗流程整合高效,支持快速康复(ERAS)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