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位居我国癌症发病的第二位,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结直肠癌的预后和恶性肿瘤的分期息息相关,分期越靠后,预后越差。结直肠癌的平均五年生存率为55.7%,其中一期的五年生存率约为90%,但四期的五年生存率在10%左右。
警惕结直肠癌常见的癌前病变
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结直肠癌有若干年的窗口期,若要早期发现结直肠癌,需要警惕结直肠癌前病变。包括腺瘤性息肉、锯齿状腺瘤、遗传性综合征、炎性肠病相关的异型增生、畸变隐窝灶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癌前病变。
常规的体检不能替代癌症筛查
日常体检和癌症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癌前病变。体检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癌胚抗原(CEA)检测和直肠指检。但CEA检测的灵敏度有限,部分结直肠息肉患者和结直肠癌患者的检查结果是阴性的;直肠指检只能发现肛门附近直肠的病变,检查范围有限。
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相对于日常体检,癌症筛查有的放矢,其中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结肠镜能够逐步检查直肠、结肠和回盲部,医生可以观察到整个大肠的黏膜情况,对可疑的病变及时活检,同时还能切除息肉、腺瘤等癌前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内镜医生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大肠中的情况,保证最终肠镜的检查效果,受检者需要在检查前两天无渣饮食,并在检查前6小时口服药物进行肠道准备。一般情况下,一般人都能耐受结肠镜检查,如果对检查有畏惧,可以选择无痛胃镜。
推荐进行筛查的对象和筛查的频率
筛查对象:
1.对于没有结直肠癌病史的高风险人群,建议筛查的起止年龄为40-74岁之间;
2.如果有父母、兄弟姐妹(同父母)在60岁前确诊结直肠癌,推荐从亲人确诊年龄提前10年开始进行筛查。
筛查频率:常规筛查的频率是5-10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
1.无病变检出,间隔年限可为10年;
2.有病变检出,应遵从医嘱缩短间隔年限定期检查。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
国家癌症中心开发了线上测评程序,可以在微信上搜索“中国居民癌症防治行动”小程序,线上进行癌症风险因素测评。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可以在小程序上预约就近的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
目前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和官渡区作为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点,正在开展包括结直肠肠癌在内的五类癌症筛查,癌症风险因素测评为高风险的45-74岁(以身份证为准)昆明市常住户籍居民可根据所属辖区,预约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巡津路)参加免费的临床检查项目。
我们建议昆明市居民行动起来,能够主动参与到癌症危险因素测评中,积极参加结肠镜检查,争取早期发现病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大家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声明:本文图片源自版权图库和网络,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不授权转载
参考文献:
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 中国结直肠肿瘤无创诊断生物标志物应用专家共识(2023,北京)[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4, 41(3): 169-177.
来源:慢性非传染病防制科
拟 稿:李 吉
审 核:杨 昭
校 对:张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