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这个名字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荒野雄狮”,这个称号专门用来指代波拿巴家族的次子,而这一代的次子通常都选择了投身军旅。1779年,年仅十岁的拿破仑离开家乡,进入法国的布列讷军校开始接受军事训练。虽然他并不擅长与同学们打交道,但凭借着坚定的毅力,他在学术方面表现得异常努力,最终在炮兵要求的课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尤其在数学和地理科目上表现突出,而德语和拉丁语则相对较弱。拿破仑非常热衷于阅读,尤其喜欢历史和人物传记,往往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
炮兵作为一种技术性要求极高的兵种,涉及测量、定向、制图和弹药制造等多个领域,这使得炮兵成为了拿破仑理想中的职业选择。对于来自小贵族家庭的他来说,尽管数理能力要求很高,但由于炮兵的军官选拔较为宽松,并不过于看重家庭背景,他决定投身这一领域。于是,1784年10月,15岁的拿破仑正式加入了巴黎皇家军官学校的炮兵科,开始了艰苦而充实的军事训练生活。
自15世纪起,欧洲的火炮技术开始迎来迅猛发展,到了17世纪,炮兵逐渐从民间的手工业转变为专业的兵种,成为独立的军事力量。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法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从15世纪到18世纪近三百年的历史里,几乎所有炮兵技术的革新都源自法国。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炮兵团的国家,并设立了不同的军官职务和等级,标志着炮兵成为了独立的兵种。1690年,法国创办了世界上首所炮兵学校,并在随后的50年里独占鳌头。1697年,法国出版了第一本现代炮兵学手册《炮兵学笔记》,为炮兵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的炮兵因其精准选择射击阵地而享誉欧洲,法国炮兵的理论得到了广泛推崇,法国人甚至自信地认为,自己最擅长担任炮兵职务。他们坚信,凭借自身在数学和语言方面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掌握炮兵的核心技术。因此,法国炮兵的教材中写道:“法国人天生具备优越的数学天赋和语言能力,这些都有助于他们掌握炮兵技术。”
1785年,16岁的拿破仑顺利毕业,提前一年完成了学业,并在巴黎皇家军官学校的操场上获得了炮兵少尉军衔。在这一届的毕业生中,只有四人获得了炮兵军官资格,这对于拿破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拿破仑的第一份军官工作是在瓦朗斯的拉费尔炮兵团,该团隶属于法国皇家炮兵军团,最高指挥官为资深将领格里伯瓦,他对法国炮兵编制的引入和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提高了野战炮兵在野战军团中的比例。那时正是“火力时代”的开始,年轻的拿破仑有幸成为了这支欧洲最强大的炮兵部队的一员。
在服役期间,拿破仑得到了炮兵学校校长杜特少将的赏识,他不仅有机会学习并掌握最新的炮兵技术和战术,还被指派负责研究重型加农炮发射爆破弹的可行性。拿破仑撰写的报告因其分析透彻、论述清晰,受到了上级的高度评价。
从1786年到1791年,拿破仑撰写了大量的学术文章,内容涉及通过数学计算提出改进炮位和弹道的方案,研究如何降低军火库之间炮弹运输费用等。作为一名年轻的炮兵军官,他的才华和独特的视角让他在军中积累了口碑和威信。
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带来了新的政治体制,提拔了大量有才华的军官和士兵。拿破仑意识到,身为贵族阶层最底层的一员,若要在革命中有所作为,最好的选择便是将个人的命运与共和国的事业紧密相连,积极投身到革命的浪潮中。
1793年,法国大革命进入最为危急的时刻,土伦发生叛乱,英西舰队进驻土伦港。此时,拿破仑的军旅生涯迎来了一个关键时刻。由于革命军急需炮兵指挥官,年轻的拿破仑迅速被任命为此职务,成为解救土伦的关键人物。
拿破仑迅速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天赋,尽管炮兵资源极为匮乏,他依然通过巧妙的组织和创新,重新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炮兵队伍。为了加强火力,他修建了新的炮垒,并亲自参与指挥。在战斗中,拿破仑亲自带领部队,展现了非凡的领导能力和战术智慧。仅仅六周后,拿破仑便帮助法国军队在土伦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这一战役不仅让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为他赢得了晋升的机会。1794年1月,年仅24岁的拿破仑被破格提拔为炮兵旅长,并正式走上了成为法国历史上伟大军事领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