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肾先锋】王立新教授为您科普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慢性肾脏病、预防并发症的科学办法。早一步发现与干预,多一份生机与治愈!
痛风是一种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典型痛风常于夜间发作,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小时左右达高峰,症状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急性痛风发作时,很多病友临时抱佛脚,不考虑自身情况,选择消炎止痛药、秋水仙碱、激素及降尿酸药的情况都存在,治疗的规范性有待提高。
一旦痛风急性发作,治疗原则是快速控制关节炎症和疼痛,应在痛风发作12到24小时内开始治疗,越早越好,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石,主要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中医药也可助力痛风缓解。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那么问题来了,痛风急性发作到底该怎么选用药物?
一、秋水仙碱(一线治疗)
使用时机:
应在痛风发作12小时内开始使用,超过36小时效果明显下降。
用法:
一般推荐首次0.5毫克或1毫克,此后每次0.5毫克,每日1到2次即可。
注意:
1.急性期过后,建议继续用药至少3-6个月防止痛风反复;
2.可能造成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需停药;
3.可能出现肝、肾损害及骨髓抑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
4.有导致横纹肌溶解的风险,服药后出现肌痛时需停用并抽血检查磷酸肌酸激酶、肌红蛋白、肾功能及尿常规;
5.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剂量:轻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eGFR35~49ml/min)每天0.5mg,中度肾功能不全(eGFR10~34 ml/min)每2天0.5mg,重度功能不全(eGFR<10 ml/min )或透析患者禁用;
6.使用强效P-糖蛋白和/或CYP3A4 抑制剂(如环孢素、阿托伐他汀及克拉霉素)的患者禁用。
二、非甾体抗炎药(一线治疗)
使用时机:
建议尽早使用,全程均可。
常用药物及用法:
依托考昔:每天60到120毫克,疗程4~10天;
塞莱西布:每次200毫克,每天2次,疗程4~10天。
注意:
1.秋水仙碱不能耐受首选;
2.急性期后,小剂量(不超过常规剂量的50%)可明显降低痛风发作频率;
3.老龄、肾功能不全、既往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的患者应慎用;
4.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 时禁用;
5.警惕药物引起的肾损伤,注意充分水化,监测患者肾功能变化;
6.长期使用需同时口服胃粘膜保护剂。
三、糖皮质激素(二线治疗)
使用时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首选;
痛风急性发作累及多关节、大关节或合并全身症状时;
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不能耐受或存在使用禁忌时。
用法:
泼尼松30mg/d,连续3到5天后减量,最长不超过10天。
注意:
1.激素滥用会增加痛风石的发生风险;
2.为避免停药后症状反复,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不存在使用禁忌时);
3.使用时需要排除存在全身感染;
4.需同时口服胃粘膜保护剂;
5.严重痛风发作患者可联合治疗: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者糖皮质激素(可酌情2种药物足剂量或1种药物足量联合1种药物预防剂量);避免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增加消化道风险)。
四、急性期过后
(痛风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
哪些人需要开始降尿酸?
1.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每年;
2.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以下任何一项:
1)年龄<40岁;
2)血尿酸>480μmol/L;
3)有痛风石或关节腔尿酸盐沉积证据;
4)尿酸性肾石症或肾功能损害;
5)高血压;
6)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
7)血脂紊乱;
8)肥胖;
9)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10)卒中。
五、痛风急性发作,
中医如何助力?
痛风急性发作多属于湿热蕴结证,首要任务是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内服方剂常选四妙散合当归拈痛汤(含黄柏、苍术、土茯苓、萆薢、薏苡仁、威灵仙等)加减,偏寒体质者可加桂枝、细辛及淫羊藿等加减。
外敷常选大黄、黄柏、栀子、芒硝等清热消肿药研末冷敷。
刺络放血(需专业操作)可快速泄热止痛。
针灸、穴位贴敷、青鹏软膏等均可辅助。
皮肤破损时禁用刺激性外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尿酸突然升高和突然下降都会促使尿酸在关节形成结晶而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因此,痛风急性发作期不需要使用降尿酸药物,对于已经服用降尿酸药物出现急性痛风发作的患者,不需要停药。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肾内科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肾内科为全国优秀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全国中医肾病临床研究基地,科室致力于运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各种肾脏疾病,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早中晚期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中心。
科室配备病床25张,透析室23张,医护人员40余人,在学术带头人杨霓芝教授、刘旭生教授及学科带头人王立新主任带领下,科室大力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积极开展中医专科建设,将中医药和现代先进的诊疗技术结合,突显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提高了整体疗效水平。
科室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免疫性肾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主攻病种为IgA肾病、狼疮性肾炎、膜性肾病等免疫性肾病,年出院患者1300人次以上,年透析台次1.4万以上,腹透置管近500人次,维持随访300余人。经过数十年的临证积累了丰富的中西医诊治经验,收治了来自全国各地尤其一些疑难肾脏病患者,收到良好疗效。
初审 | 冯伟怡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