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大暑节气了,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炎热、最潮湿的时间段。
大暑之后就是立秋,因此,这还是一个迎着“换季危险期”,必须重视保养的关键期。
牢记这1不吃、2不急、3不做”,赶走对健康有危害的事,安康顺遂过伏天!
一不急
● 不着急喝水
大暑时节,因为气候炎热,不少人每天都会喝大量的水,但是在喝水时,千万不要喝“急水”,特别是冰的水。
因为在炎热的高温下,肠胃的毛细血管都处于张开的状态,如果此时喝急水,会导致肠胃使劲收缩,不利于肠胃的健康。在消化科,每年都有不少人因为喝急水,导致急性肠胃炎发生。
二不吃
● 不吃太多进补的食物
在大暑这样的高温天气下,由于人体流汗过多,不少人认为流汗过多会导致身体变得比较虚弱,此时就要进补。
虽然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是过度进补,尤其是摄入高蛋白和油腻的食物,反会导致身体积热而上火,从而给脾胃带来更多压力。
中医建议,大暑期间应该采用“清补”方式,通过食用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来补充体力,而不是沉重的补品。
还可以多吃一些,不仅能清热解暑,而且还能为身体补充大量的钾的食物,例如冬瓜、莲子、番茄、苦瓜、口蘑、黄瓜、苋菜、梨子、葡萄等。
● 不吃大量的冰镇水果
吃冰冷的东西会在一瞬间使人清凉、冷静,但一瞬过后,留下的是体内长久的寒热交争。
直接从冰箱中取出的瓜果温度过低,食用后可能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发腹泻、腹痛等问题。还可能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
如果确实想吃瓜果来解暑降温,我们可以先将瓜果从冰箱中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待其恢复到接近室温后再食用,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食用。
三不要
● 不要长时间做剧烈运动
运动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但是在大暑时,最好不要长时间做剧烈运动,因为大暑本来湿度大、温度高,人体本身特别容易中暑,而剧烈运动时,身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人体的体温会进一步升高,当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出现中暑症状。
因此,要尽量避免早起晨练,改为晚间或傍晚进行适度的舒缓运动。散步、慢走、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过度消耗体力,可谓老少皆宜。
● 不要发脾气
在炎炎夏日的大暑时节,我们的肝火都特别旺盛,此时,情绪最容易激动,一点小事都可能点燃怒火。
这个阶段多静心,练习打坐,配合疏通肝经。
● 不要光脚趟雨水
大暑来临以后雨水也会增多,雨水会把地面的浮尘和污渍都冲刷下来。
这个时候光脚趟水很容易让皮肤接触到细菌和病菌,还有可能造成寒气入侵,所以下雨时不要光脚去趟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