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天草纲目:糖尿病病情轻重如何判断?这6个指标比血糖更重要!

不少糖尿病患者,甚至部分非专科医生都认定“血糖高=病情重”,以为血糖正常就高枕无忧。

可真相是,糖尿病病情评估远非只看血糖这么简单!

胰岛功能衰减、并发症潜伏、代谢稳定性失衡……这些关键因素都在暗中左右病情走向。

那么,究竟该如何科学、准确地判断糖尿病的病情轻重呢?

一、1型 vs 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几乎完全被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必须依赖终身胰岛素治疗,否则极易发生酮症酸中毒(死亡率高达14%-21.4%)。

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仍保留部分胰岛功能,可通过饮食、运动、口服药控制,病情相对较轻。

二、并发症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并发症,而非单纯的高血糖。根据统计,7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1. 大血管并发症(致死率高)

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心梗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

脑卒中:糖尿病使脑卒中发生率增加2-4倍

下肢动脉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截肢,5年死亡率超过部分癌症。

2. 微血管并发症(致残率高)

糖尿病肾病:早期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UAE 20-200μg/min),若不干预,5年进展率约2%→20年达10%。终末期需透析,医疗费用高昂,生存质量极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年患病率近50%,是成人失明的首要原因。早期无症状,需每年查眼底,避免失明风险。

糖尿病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严重者出现“无痛性心梗”(因神经损伤感知不到胸痛)。

如何监测?

尿蛋白阳性(尤其是微量白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3期,需立即干预。

每年查眼底,避免视网膜病变恶化

三、急性代谢紊乱

多次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或者反复出现急、慢性感染,如肺结核等,均提示病情严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主要因胰岛素严重缺乏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发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死亡率高达14%-21.4%,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烂苹果味)

1型糖尿病更易发生,但2型糖尿病在感染、应激时也可能出现。

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导致机体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且感染发生后控制难度增加。

临床中,血糖原本控制平稳的患者,若突然出现血糖迅速升高或病情恶化,首先应排查是否存在感染因素。

感染不仅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还可能诱发其他严重并发症 。

四、血糖波动大

临床研究证实:血糖波动(日内变化>4.4mmol/L)比持续高血糖更易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并发症进程。

而长期高血糖、高血脂会持续毒害血管内皮,导致血液黏稠,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引发大、小血管慢性并发症。

一旦遭遇感染、外伤或情绪波动等应激状况,这类患者还极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等致命急性并发症 。

理想控糖目标(成人2型糖尿病)

五、胰岛功能

在糖尿病病情评估体系里,胰岛功能决定疾病走向。

胰岛 β 细胞就像人体调节血糖的 “中央处理器”,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关乎病情的轻重缓急。

一旦这个 “处理器” 出现故障,血糖平衡就会被打破,引发一系列健康危机

评估检测方法:

  • C 肽检测

C 肽由胰岛 β 细胞分泌,且与胰岛素呈等分子数分泌。

因此它是反映胰岛 β 细胞残留功能的关键指标。

简单来说,C 肽数值越低,意味着胰岛 β 细胞损伤越严重,病情也就越重。

  • 胰岛素释放试验:

通过口服葡萄糖或馒头餐,观察机体在糖刺激下胰岛素的分泌情况,以此判断胰岛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从分泌曲线的形态和峰值,能清晰了解胰岛素分泌是不足、延迟,还是其他异常状态。

六、轻型糖尿病的特征:

血糖长期稳定,无频繁低血糖;

无任何并发症(心、脑、肾、眼等均正常);

体重正常,生活工作不受影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天草纲目:糖尿病病情轻重如何判断?这6个指标比血糖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