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多年前体检就查出了高血压,可他一直没啥明显不适,就没太当回事。平时饮食上,也只是稍微控制了下盐的摄入,那些爱吃的“美味”,偶尔还是会吃上几口。
最近,老李总觉得头疼得厉害,还经常心慌气短,手脚也有点发麻。他以为是没休息好,没太在意。直到有天,老李突然晕倒在地,被紧急送往医院。
医生全力抢救,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原来,高血压早已悄悄损害了他的心脑血管,最终引发了严重并发症。老李的悲剧提醒大家,高血压不容小觑,别等出事才后悔。

一、好好的血压怎么就突然升高了?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压值应该在90~120/60~90 mmHg之间,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目前我国对高血压的定义为首次发现血压值≥140/90 mmHg,且非同日测量血压3次以上均达到诊断界值以上,即可确诊为高血压。
临床上将高血压按照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明确,如因为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颅脑病变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所致的症状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5~10%。在原发病控制好之后,血压也可以恢复正常;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约占确诊患者的90%以上,是指病因不明确的高血压患者,目前临床上判断可能与遗传、年龄、饮食以及精神压力等因素相关。

高血压是个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作用于心脏、血管,早期不会给器官带来明显的病理性改变。但如果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会导致心脏左心室肥厚、变大,全身小动脉也会发生病变,进而让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组织缺血、变性,会形成微动脉瘤。一旦这些动脉瘤破裂,很容易形成血栓造成梗死。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早期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只会在测量血压或是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会发现,这让很多患者的确诊时间有所延误。
即便是无症状的高血压,也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极大影响,会显著增加脑中风、心梗、肾功能衰竭的发生风险。一旦确诊高血压,必须要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二、引发高血压的“元凶”被揪出,尽量少吃
国家卫健委原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表示,我国高血压频发与居民钠摄入过量离不开关系。世卫组织推荐人均每日的钠摄入量为2g,相当于5g食盐的摄入量。如若每日多摄入2g食盐,会导致血压上升2/1mmHg。
当摄入过量的钠元素时,会导致血液内的渗透压上升,组织间的水分会透过血管壁进入到血液内,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上升。尤其是已经确诊高血压的患者,日常一定要重视钠摄入。

高钠饮食除了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外,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损伤肾脏、造成脑组织损伤、骨质疏松以及损伤胃部健康等。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日常要小心这些“隐形”的高钠食物。
1、挂面
为了让面条更加筋道,制作过程往往会添加大量的盐分,100g挂面内约有900mg钠元素,吃上一碗相当于摄入了2.25g的盐分,还是没添加调味料的情况下。一旦添加调味料,很容易就钠摄入超标了。

2、运动饮料
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运动饮料内都会添加食盐,喝一瓶所摄入的钠元素可占每日所需盐分的10%左右。
3、切片面包
切片面包内的含盐量也不低,在购买的时候建议查看配料表,尽量不要买钠含量>600mg/100g的,在这个范围内越低越好。

三、4个导致血压升高的坏习惯,别再做了!
高血压现在非常多见,它的发生与日常的一些常见习惯有很大关系。想要预防血压上升,日常要注意戒掉这几个不良的习惯。
1、戒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明显上升,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明洲表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律的运动,尤其是进行有氧运动,可起到很好的辅助降压作用。每天仅需要坚持30分钟以上的快走,即可让收缩压下降4~9mmHg。
2、戒作息紊乱
作息不规律会导致身体的生物钟紊乱,血压的昼夜节律也会因此而被破坏,容易让血压大幅度的波动。

3、戒错误用药
高血压是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长期规律服药来控制血压。盲目不服药的话,会导致血管壁增厚、蛋白尿等发生,给心脑肾等靶向器官带来极大的健康威胁。除了要服药外,还需要注意不能擅自停药、换药或增减药量,否则会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同样容易诱发意外事件发生。
4、戒情绪激动
人在情绪激动时,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物质,这些都会影响身体对血压的调节,导致血管过度痉挛,让血压上升。

高血压的发生与日常的很多细节息息相关,我们能做的就是从小细节上去做出改变,尽可能将血压维持在稳定范围内。
参考资料:
[1] 《血压升高的“元凶”竟是它!做好这些能降压》.武汉协和医院.2023-10-27
[2] 《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不是盐,而是它!再不忌口就晚了...》.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2023-11-15
[3] 《注意 | 6个导致血压升高的坏习惯,你占了几个?现在改掉,或许还来得及!》.广州卫健委.2023-10-0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