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身上长了这种肉,千万要当心!医生提醒:是癌症先兆,尽早筛查

在一次常规体检中,48岁的李先生被检查出结肠息肉。拿到报告的那一刻,他心里咯噔一下,满心都是疑问:“这息肉到底是个啥?会癌变吗?要不要切掉?”李先生平时身体一直不错,偶尔会有些便秘,但从未想过会在体检中查出息肉。

李先生的经历并不罕见,很多人在体检中发现息肉后都会陷入类似的焦虑。息肉,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肉疙瘩,真的会是癌症的先兆吗?

01

哪些息肉会癌变,一定要切掉?

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通常是在黏膜表面形成的突出物。它们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包括大肠、胃、胆囊、鼻腔和子宫内膜等。大多数息肉是无症状的,尤其是在早期阶段,很多人是在常规体检中偶然发现的。然而,随着息肉的增大或数量增多,一些症状可能会逐渐显现。

在大肠中,腺瘤性息肉和锯齿状息肉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研究表明,约75%的结直肠癌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腺瘤性息肉中,绒毛状腺瘤的癌变风险最高,其次是混合型腺瘤和管状腺瘤。如果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癌变率显著增加。因此,发现这些类型的息肉时,通常建议切除。

胃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也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腺瘤性息肉占胃息肉的10% - 20%,是一种具有较高癌变潜能的息肉类型。根据其组织结构,腺瘤性息肉又可细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当腺瘤性息肉直径超过2厘米,或者出现绒毛状结构、伴有不典型增生时,癌变风险会显著增加。

因此,一旦发现腺瘤性息肉,通常建议尽早切除。

胆囊息肉中,腺瘤性息肉的癌变风险较高,尤其是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如果息肉大于1厘米或有癌变风险,建议切除胆囊。

02

长息肉时,身体会有症状吗?

大多数息肉是无症状的,尤其是在早期阶段。然而,随着息肉的增大或数量增多,一些症状可能会逐渐显现。在大肠中,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引起便血、便秘、腹泻或腹痛等症状胃息肉可能会导致胃痛、腹胀、反酸或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

胆囊息肉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右上腹不适,尤其是在油腻饮食后。鼻腔息肉可能会导致鼻塞、嗅觉减退或消失,甚至会引起头痛或面部疼痛。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会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绝经后异常出血等症状。

03

息肉不切掉会自己能好吗?

发现息肉后,很多人会担心是否需要立即切除,以及如果不切除会发生什么。实际上,是否需要切除息肉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息肉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症状和病史等。

不切除息肉的情况下,一些息肉可能会自行消失,但这主要取决于息肉的类型和患者的个体情况。例如,胃底腺息肉在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后可能会自行消退。

然而,大多数息肉不会自行消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息肉可能会增大或数量增多,从而增加癌变的风险。因此,对于有癌变风险的息肉,医生通常会建议切除,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总之,息肉是否需要切除,需要根据息肉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症状和病史等因素综合判断。建议在发现息肉后,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治疗和随访。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息肉的发生。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身上长了这种肉,千万要当心!医生提醒:是癌症先兆,尽早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