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乌头碱中毒风险高,专家提醒谨慎饮用自制药酒

# 关节痛喝自酿酒险丢命:隐藏在"偏方"里的致命毒素

最近听到一个揪心的案例,李先生因为关节不适喝了亲戚送的自酿酒,结果差点丧命。那瓶酒里泡了草乌和川乌,结果李先生喝完后很快就感觉不对劲,被送到医院时已经频发室颤,血压低到休克边缘。好在经过洗胃、催吐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才捡回了一条命。

这可不是个例,类似的情况还不少。2023年4月,吴女士因为服用含有30克附子的偏方中药,也出现了中毒症状。2022年12月,王先生连续三天服用了“生附子”,结果引发中毒,差点休克。

这些悲剧背后,有个共同的“罪魁祸首”——乌头碱。乌头碱主要存在于乌头属中药材里,比如草乌、川乌、附子等。这些药材在一些传统“偏方”里很常见,但乌头碱的毒性极强,0.2mg就能让人中毒,2到4mg就可能致命。

泡酒的时候,乌头碱很容易溶解到酒精里。如果处理不当,比如炮制方法不对、用量过大或者温煮时间不够,乌头碱就会残留在酒里。人喝了这种酒,轻则会出现腹痛腹泻、全身麻木的症状,重则会导致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乌头碱中毒的事件这些年时有发生,每一次都敲响了警钟。这些药材虽然在传统医学里有镇痛、消炎等作用,但它们的毒性不容忽视。

所以,我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千万别轻易相信那些所谓的“偏方”,尤其是涉及到草乌、川乌、附子这些药材的时候。泡药酒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不能自己瞎来。而且,服用含有乌头碱的药材制品时,一定要遵循医嘱,不能过量。

生命只有一次,健康不是儿戏。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远离这些隐藏在“偏方”里的危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乌头碱中毒风险高,专家提醒谨慎饮用自制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