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为一家”是出自旧唐书·东夷传中的一句话,原文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这句话的大意是,过去的统治者往往重视中原汉族,而轻视少数民族,但朕(指唐太宗李世民)却对他们一视同仁,爱护有加,因此这些民族都像对待父母一样依赖我。后人将其中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简化为“和同为一家”,用来形容各民族和睦相处,如同一家人一般。
这句话体现了唐朝时期对各民族的包容与尊重,以及民族团结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和同为一家”也常被用来比喻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们和谐共处,共同构成一个大家庭的理念。
"共筑和谐:解读‘和同为一家’的理念与实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共筑和谐:解读‘和同为一家’的理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