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硚口古田版块的前世今生之二:改名“古田”的缘由

“古田”这一地名首次出现在硚口区,时间追溯至1967年,至今已经有了55年的历史。与硚口其他地名的命名方式相比,“古田”这一名称显得与众不同,它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承载着浓厚的革命政治色彩、军队色彩,以及深深的红色基因。这种命名不仅仅是地理名称的变化,更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与传承。

在现代硚口的地名体系中,“古田”有着广义与狭义两层含义。狭义上的“古田”指的是古田路及其延伸的“古田一路”到“古田五路”。这一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而广义的“古田”则涵盖了更为广阔的地理范围,包括汉水以西、张公堤以东,上至额头湾、舵落口,下至宗关、常码头等地。这一名称的变更发生在“街道”层面的改革之后,逐步延伸至“路”这一层面,标志着更深层次的历史变革。

1966年5月16日,武汉地区的“文化大革命”正式拉开帷幕。硚口区当时的区委常设机构包括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等多个部门,且在5月23日,硚口区委成立了“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到1966年12月,硚口区的13个街道和乡镇进行了革命性的名称更替。韩家墩街道被更名为工农街道,宗关街道改为东方红街道,宝丰街道变为立新街道,建乐街道被改为建国街道,荣华街道则更名为人民街道。这一轮大规模的命名变更正是“古田”命名的历史背景之一。

1972年12月底,硚口区所做的这些革命性街道更名全部被撤回,恢复了原名。而在1967年,武汉市实行军管,硚口区的“药厂路”便在这一背景下改名为“古田路”。此后,“古田路”引申出了“古田一路”、“古田二路”、“古田三路”等多个街道名称。到了1970年,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革命委员会发布的《武汉市街道图》上,也标注了这些新改名的街道,包括易家墩改名为古田一路,辛家地改为古田二路等。

这一命名的背后,政治背景和历史背景紧密交织。1967年2月,硚口区人民武装部和驻区的军事院校积极介入“文化大革命”,开始实施“三支两军”政策,硚口区的“药厂路”也因此在军管的背景下变更为“古田路”。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制药厂正是“药厂路”得名的原因之一,这家工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9年八路军在太行山创办的制药厂,并且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极具革命历史意义。1950年代,它改为江零二一厂,后来更名为武汉制药厂。1960年,该厂成功救治了61名中毒的民工,这一事件成为广为传颂的新闻,也让武汉制药厂在全国声名鹊起。

在这种革命氛围的推动下,药厂路更名为“古田路”便显得顺理成章。这一更名不仅是地名的变化,更是对革命历史、军队传统和红色记忆的传承。在毛泽东提出“党指挥枪”这一历史性论断后,硚口区将有着深厚军队背景的药厂路更名为古田路,正好契合了那时社会对红色革命历史的纪念与弘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硚口古田版块的前世今生之二:改名“古田”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