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近视手术,为什么要对角膜厚的患者,测量角膜内皮?

在近视手术前,无论角膜厚度如何,测量角膜内皮细胞都是必要的核心检查。对于角膜厚的患者而言,这项检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角膜内皮的独立功能至关重要

角膜内皮细胞是维持角膜透明性的“隐形守护者”,其核心功能是通过主动泵出水分,保持角膜处于脱水状态(即生理性“轻度干燥”)。

即使角膜厚,若内皮细胞数量不足(正常>2000个/mm²)或功能异常(如泵功能下降),术后角膜可能因水分堆积而水肿、混浊,直接影响视力清晰度,甚至导致长期视力波动。

这种风险与角膜厚度无直接关联,而是由内皮细胞的自身健康状态决定。例如:

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可能导致内皮细胞代偿性减少;

先天性内皮细胞异常,可能无症状但暗藏风险;

年龄增长也可能伴随内皮细胞自然损耗。

2. 手术对角膜内皮的潜在影响

无论采用哪种近视手术方式,术中操作均可能对角膜内皮细胞产生轻微损伤:

激光类手术(如全飞秒、半飞秒):

术中负压环吸附眼球、激光能量传导可能引起短暂内皮细胞形态改变,甚至少量细胞丢失。若术前内皮细胞基数偏低,术后剩余细胞可能无法代偿,导致角膜水肿。

ICL晶体植入术:

晶体需植入前房(靠近内皮细胞层),术中操作若接触内皮细胞,可能直接造成细胞损伤。因此,ICL手术对内皮细胞密度要求更高(通常要求>2500个/mm²),即使角膜厚,若内皮细胞不足也不适合。

3. 排除潜在疾病,确保手术安全性

角膜厚并不等同于“角膜健康”,部分角膜增厚的情况可能伴随内皮细胞异常:

角膜水肿早期:

某些眼病(如青光眼、葡萄膜炎)可能导致角膜基质水肿增厚,但内皮细胞已受损。术前若未发现,术后可能加重水肿。

异常增厚的角膜:

如“大角膜”(生理性角膜直径大、厚度偏厚)可能伴随内皮细胞密度偏低,需通过检查排除风险。

4. 保障长期术后效果

近视手术的安全性不仅关注术后即刻效果,更需考虑长期稳定性:

角膜内皮细胞不可再生,一旦损伤永久缺失。术前确认细胞数量充足、功能良好,可降低术后5-10年因内皮细胞自然损耗(每年约0.6%-1%)导致失代偿的风险。

对于角膜厚的患者,若选择切削角膜的激光手术,术后剩余角膜基质虽厚,但内皮细胞若受损,仍可能出现“角膜看起来厚但功能不佳”的情况,影响远期视力质量。

总结:角膜内皮检测是必选项,与角膜厚度无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近视手术,为什么要对角膜厚的患者,测量角膜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