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血糖高不高?看小便就知道,小便出现5种异常,警惕糖尿病

平常人对糖尿病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喝水多、吃得多、体重掉”这些经典症状上。确实没错,这是医学上说的“三多一少”,但很多人等到出现这些的时候,血糖早就飙得飞起了。

要说真想早知道早干预,还得从日常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下手——小便就是其中之一。正常的尿液应该是淡黄色的,清澈透明,排尿过程顺畅,没有明显异味也不应该频繁得让人跑厕所。但只要血糖出了点状况,小便就会变样,而且是悄无声息地变,谁都挡不住。

1.尿多

糖尿病的典型早期信号之一就是尿量增加,而且是那种水喝得不多,尿却老是多得离谱。为什么呢?因为当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身体就开始自我保护机制,肾脏想办法把多余的葡萄糖通过尿液排出去。

葡萄糖一多,就带着更多的水分一起排了,尿自然就多了。这不是人故意喝水多,是身体不得已而为之。研究数据表明,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一般是每升约10毫摩尔),尿里就会开始出现葡萄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尿”。糖尿出来的同时也会带走大量水分,尿量直接上来了。

2.尿频

尿频不一定是肾出问题,也可能是血糖在作祟。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白天晚上都爱跑厕所的情况,特别是晚上起夜次数明显增加。正常成年人夜间不该起夜超过1次,可是血糖高的人常常两三次都不稀奇。

频繁排尿不仅打扰睡眠,长期下去还会让人疲惫、精神恍惚,有些人误以为是年纪大了,体虚,其实说白了就是血糖作怪。如果白天上厕所次数超过8次,还老觉得尿不干净,总有尿意,那真的得小心点了。

3.泡沫尿

有种尿,看着平平无奇,实则“暗藏玄机”——泡沫尿。尿里有泡沫,不少人第一反应是水龙头冲得太猛了。可问题是,泡沫消不掉,过了很久还浮在那儿,那就得重视一下。

糖尿病可能引发肾小球损伤,造成尿中蛋白漏出,尿蛋白一多,就形成泡沫,时间久了还散不掉。这种情况可不是“习惯性”,是实打实的病理改变。

有调查发现,约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肾病,而泡沫尿就是早期信号之一。真要是每天都看到尿液表面浮着一层细泡,持续还不散,那就别等着去医院化验单把自己吓一跳了,早点查查尿蛋白和肾功能,才靠谱。

4.异味尿

说到尿的味道,有点人觉得这也能看出病?有一种说法是,尿味发甜。这不是形容词,而是真的能闻出来。高血糖时,尿中含糖量升高,细菌更容易滋生分解,产生特有的发酵气味,就像酒精那种酸酸甜甜的味儿。

以前医学上形容重度糖尿病患者尿味是“水果味”也不全是夸张,这种味道是糖被细菌分解成挥发性化合物后的产物。特别是没有好好控糖的人群,这类异味更明显。

不是所有人都闻得出甜味,但要是觉得尿液有股不寻常的刺鼻味道,甚至像是氨水、腐烂水果或是金属味,就得警觉一下。味道变怪的尿,有可能是尿糖、酮体升高的信号,和糖尿病有关联的不少。

5.颜色异常

尿的颜色也藏着大秘密。有些人可能觉得早上起床尿黄一点也没啥,那是正常生理现象。但要是平时不缺水,却发现尿液颜色总是偏深,甚至带点橘红色,或者反过来像水一样淡得发白,那就得琢磨琢磨了。

糖尿病早期的尿液可能偏清,有时候几乎透明,就是因为频繁排尿、水分流失。但也可能因为合并其他病症,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色会变深,还带点红棕色。

还有人尿里带血,那就更得当回事儿,别总觉得是上火,糖尿病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膀胱损伤、肾功能异常,样样都可能导致尿色异常。别小看颜色的变化,那是身体用最直接方式提醒你:内部机制出问题了。

小便这些异常,其实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弹,不响不代表没有。有点人非要等到头晕、视力模糊、脚底发麻,才意识到血糖出问题,可到那时,往往已经不是“控制饮食”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现在的糖尿病发病率确实高,全国有接近1.4亿人处于糖尿病状态,其中还有一大部分人自己都不知道。也就是说,这些人平时根本没有特别不舒服,但血糖悄悄已经失控了。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8%。更扎心的是,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减低)人群接近一半,而这些人要是没及时干预,过不了几年就会正式“转正”。

尿液出现的这几个异常,其实都是早期信号,可惜很多人没在意,直到检查时,医生才摇头说“太晚了”。

有人觉得,每次尿液变化就去查血糖,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还真不是。特别是家里有糖尿病史的,或者体重超标、生活习惯差的人群,只要发现尿液有这些不对劲的地方,哪怕只有一项,都值得认真对待。

没人规定身体问题必须同时出现好几个才算“有病”,大多数慢性病,都是从一个小问题悄悄开始的。别小看尿这种小事,它可不是普通的排泄物,而是身体运行的一面“镜子”。

血糖一高,小便立马变脸,它不会骗你。只不过,是不是愿意相信身体的提示,全看每个人自己。有的人觉得这都是小问题,忍一忍就过去了,可糖尿病不会忍你。

该来的时候,它照样来,一点不带含糊的。所以,哪怕是为了能少吃几年药、少扎几次针,多留意一下尿的“脾气”,也不亏。

尿多、尿频、泡沫多、味道怪、颜色变,都是身体在敲门,提醒血糖可能不对劲。真想守住健康的底线,别光盯着体重计,也别只等体检通知书,日常生活的细节里,早就埋着答案了。就看能不能从那一泡尿里,读出点不一样的信号。

参考文献:

[1]王建六.糖尿病早期症状识别与干预策略[J].中华内科杂志,2023,62(3):203-208.

[2]李晓宇,赵慧.尿液分析在糖尿病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24,45(6):412-416.

[3]刘娜.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与尿液表现的关联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5,45(4):276-280.

[4]周志强.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与泡沫尿的关系探讨[J].临床内科杂志,2024,41(9):692-696.

[5]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R].202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血糖高不高?看小便就知道,小便出现5种异常,警惕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