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高血压除了吃药,居然也能手术治疗了?

“年纪轻轻,我怎么就得了高血压?”这可能是许多脆皮年轻人在体检报告前的困惑。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不少人的固有认知中,始终贴着“老年病”的标签。

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却打破了这份年龄安全感: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高,近年来中青年人群上升趋势尤为明显,1991—2015年间,20-39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暴涨了144.4%。曾经的“老年病”,正落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身上。

北京和睦家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王德昭

高血压管理困境 2.45亿人的共同挑战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我国约有2.45亿成人高血压患者。与此同时,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虽有明显改善,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高钠饮食、超重肥胖、吸烟饮酒……是导致高血压年轻化的诱因,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难度很大。”北京和睦家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王德昭坦言:“与此同时,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普遍较差,且会受到副作用的困扰。部分患者因副作用影响生活质量,或看见血压稳定便擅自停药,导致血压反弹,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一边是难以坚持的健康习惯,一边是副作用与停药风险并存的药物治疗,“血压不稳,药不能停”让不少患者陷入两难境地。在传统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之外,是否还存在第三条路可走?

RDN手术 高血压患者的第三种选择

随着全球心血管病学术研究的不断推进,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近年来被陆续写入多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与专家共识。作为国内较早引入RDN技术的医疗机构,北京和睦家医院心血管中心在王德昭的带领下,已为多名药物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那么,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能受益于RDN吗?答案并非如此。RDN主要适用于两类患者:难治性高血压(服用3种药物-需要含利尿剂,血压仍然高于140/90mmHg)或者药物不耐受的高血压患者。

2024年11月26日,北京和睦家医院成功为一例外籍患者实施了RDN手术。“这位患者48岁,却有10年高血压史。”王德昭回忆道:“他每天需要像吃饭一样准时服用4种降压药,但血压仍时常飙升到160/100 mmHg以上。在调整药物、增加剂量后,血压勉强稳定,但药物的副作用让他精神不振,轻微活动便气喘吁吁。”

“在稳定控压的同时,减少药量,重新找回正常生活,是他最迫切的诉求。”经过多学科团队的严谨评估,这位患者符合RDN手术指征。幸运的是,手术过程进行得很顺利。术后3个月随访时,患者已成功将降压药从4种减至2种,血压控制理想,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RDN并非一劳永逸 术后管理是关键

“很多患者以为做了RDN手术,就能立刻和高血压告别,这是一个常见误区。”王德昭强调:“RDN技术的一大特点是延迟起效和长期受益,它不像吃药见效那么快,通常在术后3个月逐渐发挥作用。”

术后擅自停药,很可能导致血压波动。为了打好这场持久战,北京和睦家医院建立了严密的医患共管模式,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及一年进行定期随访。患者每日监测血压并反馈给医生,医生根据动态血压数据,在确保血压平稳的前提下,逐步、精细地减少药物种类和剂量。

“从临床数据来看,大部分患者术后能实现减药甚至停药,但高血压需要终生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石,药物治疗和RDN是辅助。”王德昭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减轻用药负担,降低远期心脑血管风险,实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享受更有品质的生活。”

来源:新华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高血压除了吃药,居然也能手术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