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手术前明明是清醒的,为何术后就昏迷了?看张医生如何发现问题

今天和朋友们聊一个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极容易犯错的健康知识。这就是有关于如何正确使用止血带的问题。之所以想聊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1个月前,张医生收治了一位骨科的病人,他的右下肢受到了严重的外伤,有截肢的风险。但病人的家属和单位领导都表示,要尽量保住这条腿。于是,骨科医生便为这位病人做了急诊手术,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这条腿总算是保住了。

这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病人到达医院的时候,本是非常清醒的,可是手术之后,病人就变得神志不清了,而且剧烈的躁动,本来打算让他早点转出重症医学科,可看到他现在的样子,谁也不敢让他离开了。

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原本一个神清语明的病人,只是给腿部做个了手术,怎么就昏迷了呢?这肯定是不可原谅的,于是大家便开始找原因,从急诊术前准备,到麻醉实施,再到手术全过程,最后到重症医学,这一趟线,大都捋了一遍,结果没有任何发现。到这里,猜疑链便开始产生了,每个环节的医生都认为其他医生在撒谎。

医政科的白主任看到这种情形,便拜托张医生去调查此事,要求尽快弄清楚病人昏迷的真相。那一晚,张医生打了无数个电话,结果发现了一个所有人都忽略的细节,这位病人从受伤,到到达医院,经历了整整2小时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受伤的那条腿始终用一根钢丝死死的勒着,这正是导致他昏迷的根本原因。

聊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表示不理解,腿上为了止血,勒了的一根止血带,怎么可能导致患者昏迷呢?这分明是你们医生为了推卸责任而找的借口。如果您真是这样想的,就有点冤枉张医生了。这个病人后来出现的症状,在医学上有个专门的诊断,叫做 缺血再灌注损伤

所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缺血的器官恢复血液供应之后,组织往往会出现比缺血本身更为严重的二次损伤,这就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咱们以这个病人为例,当他的腿部受伤以后,为了止血,工友们为他的下肢打上了止血带,这就导致整条下肢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细胞长时间缺少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蓄积在这条腿里。

注意了,敲黑板了,这些有毒物质虽然多,但由于血流不通畅,它们只能待在下肢,对全身的脏器不可能产生危害。但当病人来到医院,进行抢救,受伤下肢的血流得到恢复,这时候大量的有毒物质就会顺着血流流向全身,去攻击病人全身的各大脏器,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

这些症状出现在神经系统会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和昏迷,这正是我们这位病人出现的症状。而循环系统则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细胞坏死、 心力衰竭、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除了心脏和大脑以外,这种疾病还会损伤肝脏和肾脏,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聊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这位病人的处置到底错在哪里,才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呢?说起来也很简单,主要错在两点,分别是止血带打的太紧和止血带打的时间太久。

止血带是用于在四肢大血管出血时的紧急止血手段。仅在直接压迫、填塞等常规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创伤性失血严重的情况。止血带不能扎的太紧,只需要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或伤口不再出血就可以了,力度以能放入一根手指为宜。每 30–60 分钟,需要松开止血带 1–2 分钟,以防止组织缺血坏死。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禁止在关节处使用止血带,以免影响关节功能。不要使用细线、铁丝、电线等材料作为止血带,以免割伤皮肤。止血带仅为临时措施,必须在专业人员到达前尽快解除或交接。掌握以上这些步骤,可在紧急出血情况下有效控制失血,为后续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有人会感到疑惑,那位病人后来怎样?后来这位病人除了神经系统出了问题之外,心脏、肝脏和肾脏都出了一些问题,还好张医生的团队诊断的比较准确,处理的也比较及时,经过1周的努力,病人总算是度过了危险期,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救治。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感到疑惑,张医生,我为什么要了解这种急救技术,这种东西和我的工作又没什么关系。记得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生是无常的,谁也不知道明天,我们的家人或朋友会遇到怎样的变故。我们学会一点急救知识,就相当于为他们撑起了一把生命的保护伞,当遇到危急情况时,我们做出一点点正确的调整,可能就拯救了他们的后半生。

无论发生了什么,人都有权利做出选择,选择接受现状或否认,选择顺应变化或逃避,选择积极过好当下或沉浸于对未来的忧虑,通过这些选择,我们就有可能一步步把生活推向自己想要的方向。一切坏事都有可能变成好事,一切好事都可能变得更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手术前明明是清醒的,为何术后就昏迷了?看张医生如何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