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这个“沉默的杀手”总是悄然而至,影响
了
2.45亿
中国人,是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外周动脉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
罪魁祸首
之一。通常,高血压不会发出警报,
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时候才发现自己患了高血压
。
幸运的是,通过
长期管理和治疗可以控制高血压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患者会有疑惑,比如:
同样确诊高血压,为什么
有人需要立即药物治疗,有人却可以“等一等”?
为什么
有人只需吃1片药,有人却要吃多种降压药?
这是为什么呢
?
图片来源:
123RF
高血压开始治疗的时机
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
诊断界值
是
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包含3种情况:
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
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
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
当确诊高血压后,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
症状
和
病史
,进行
体格检查和一些辅助检查
,确认是
原发性
还是
继发性
高血压,评估
高血压分层
和
心血管疾病风险
,然后再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
患者一旦确诊高血压
,就会在
生活方式干预
的同时
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
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
仅收缩压<160 mmHg且舒张压<100 mmHg
,而且没有同时患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医生有时候也会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暂缓用药
,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最多)。
如果血压没有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
。
图片来源:
123RF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降压药可分为
单方药物
(单药)和
复方制剂
(相对单药而言的概念,指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别的药物混合而成的制剂)。
单方降压药
常见的有这些类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剂
(ACEI)、
钙通道阻滞剂
(CCB)、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
β受体
阻滞剂
和
利尿剂
。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咪达普利。这类药物具有
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
,尤其适用于伴有慢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的患者。
但对于处于
妊娠期、计划妊娠或患有高血钾
的人,这类药物是禁用的。另外这类药物容易引起
干咳
,如果患者无法耐受,可以换用其它药物,比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 钙通道阻滞剂
这类药物可以分为: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
剂
,如苯磺酸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西尼地平、乐卡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拉西地平和贝尼地平。
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如地尔硫䓬缓释片、维拉帕米缓释片。
这类药物不仅
降压作用强,而且耐受性较好,没有绝对禁忌证,适用范围相对较广
。常见的
不良反应
有头痛、面部潮红、踝部水肿、心跳加快、牙龈增生等。
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如坎地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奥美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美阿沙坦。
这类药物可
降低糖尿病或肾脏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
,尤其适用于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的患者,以及
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患者
。
不过,对于处于
妊娠期、计划妊娠或患有高血钾
的人,禁止用这类药物。
图片来源:
123RF
4. β受体阻滞剂
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卡维地洛、阿罗洛尔、拉贝洛尔,适用于伴有
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
的患者。
对于二度、三度房室阻滞,以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患者,
应禁止用这类药
;主要不良反应有
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
。
5. 利尿剂
可分为:
噻嗪类利尿剂
,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
袢利尿剂
,如布美他尼、呋塞米、托拉塞米;
保钾利尿剂
,如阿米洛利、氨苯蝶啶。
噻嗪类利尿剂较为常用
,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主要
不良反应
是低钾血症,而且随着利尿剂使用剂量的增加,低钾血症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因此建议
小剂量使用
。
单片复方制剂
如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贝那普利氢氯噻嗪、复方卡托普利、赖诺普利氢氯噻嗪、依那普利氢氯噻嗪(Ⅱ)、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利血平片。
单片复方制剂通常
由上述5大类降压药中的某2类不同机制的药物组合而成
,优点是服用方便,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也就是说,患者只服用了1种复方降压药,就达到了与“同时服用多种单方降压药”一样的效果。
除上述药物外,一些
新型降血压疗法
,比如靶向双重内皮素(endothelin)受体的口服拮抗剂aprocitentan,以及有望“一次给药、长期稳定血压”的RNAi(RNA interference)疗法zilebesiran等,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aprocitentan已于2024年3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Tryvio),用于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使用其他药物无法充分控制血压的成年高血压患者。其关键3期临床试验显示,该疗法可诱导患者夜间收缩压显著降低,相比于安慰剂,
在治疗4周后使参与者的夜间血压下降模式正常化的比例更高
。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以治疗使用其他药物无法充分控制血压的成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报道,这款药物是30年来首个获批基于新机制的降血压药物。
zilebesiran的
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接受zilebesiran联用标准抗高血压药物,治疗3个月时患者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显示出具有显著临床意义的降低,并且zilebesiran的加入进一步使患者的收缩压最高降低了12.1 mmHg。此外,部分接受单次zilebesiran注射治疗的患者在6个月后的随访时血压仍然保持着持续的降低。研究人员表示,zilebesiran展现出的有效性和持久性有望变革高血压的控制方式。
图片来源:
123RF
高血压治疗方案
通常,确诊高血压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血压水平、有没有合并症(如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降压目标、个人意愿等因素,
确定治疗方案,并根据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及时调整
。
对于
收缩压<160 mmHg且舒张压<100 mmHg
的患者,通常是
单药起始治疗
。随后观察
2-4周
,如果没有达标应
加大用药量,或更换另一种药物
,或直接联合使用两种药物
,每调整1次都要观察2-4周。
对于
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
的患者,推荐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首选相应的单片复方制剂。如果没有达标,应增加用药量或更换方案,每调整1次治疗观察2-4周。
如果两药联合方案应用后,血压仍没有达标,通常会
加用第3种药物
;如果仍没有达标,
应原药加量或更换药物或四药联合
。
对于
同时患有其它疾病的患者
,医生也会
根据所患疾病
,确定治疗方案,并及时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
避免频繁更换药物
,除非出现不耐受或需紧急处理的情况;患者每次随访就医时,
最好是找同一名医生就诊
,如果去不同医院,应该携带好病历本,或向医生讲清楚自己目前在服用的药物,
避免同时服用多种同一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
。
图片来源:
123RF
小结
总的来讲,高血压管理和治疗是一种
高度个体化的过程
,医生会考虑患者的状况、病史、合并症和药物反应等因素,然后
制定适合每个患者的治疗计划
。因此,
不同人需要在不同时机开始降压治疗,需要选择不同类型和数量的药物来管理高血压
。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最重要的是应
定期接受医疗监督,按医嘱服药
,以确保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从而享受更健康的生活,拥有更长的寿命。
参考资料
[3] Akram Al-Makki,et al.,(2022).Hypertension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in Adults: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 Executive Summary.Hypertension,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21.18192.
[6] New Phase 3 data with aprocitentan for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 has been presented at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Annual Meeting 2023. Retrieved
[8]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免责声明: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