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
编辑 | 原野
“这次救治成功,是医患携手创造的生命奇迹。”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田兆兴在回顾姚奶奶(化名)的救治历程时感慨道。这场生命接力凝聚了患者家属的坚定信任、医护团队的创新探索以及多学科专家的通力协作,更展现了现代医疗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来源 / 北京积水潭医院
骨折合并多症:超高龄患者的生死考验
2025年4月,94岁的姚奶奶不慎跌倒导致右侧粗隆间骨折,被紧急送往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髋部骨折素有“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之称,而姚奶奶的情况更为复杂,陈旧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部感染等多重疾病叠加,入院当天又突发呼吸困难、心功能不全。面对如此高危病例,急诊科立即启动多学科诊疗(MDT)机制。
经创伤骨科李庭主任医师团队精准评估,患者在入院次日成功接受髋部骨折手术。但由于胸廓畸形、脊柱侧弯等因素,姚奶奶术后反复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先后经历三次气管插管和气管拔管。
在是否进行气管切开的关键抉择时刻,医患间的充分沟通促成共识,最终手术顺利实施。急诊团队创新采用气道廓清技术,结合高频震荡排痰和精准抗感染治疗,患者成功攻克第一道“呼吸关”。
图说 / 患者肺部感染治疗的前后对比
连克难关:多学科协作破解治疗困局
随着治疗推进,新的难题接踵而至。长期抗感染导致姚奶奶肠道菌群严重紊乱,出现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急诊科医护综合施治,在可视化胃肠系统引导下精准置入空肠营养管,并请中医科和医学检验中心运用针灸疗法和粪菌移植技术,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肠道功能。
早期活动是超高龄患者康复的关键。急诊科团队利用国内领先的移动吊装设备,帮助患者安全进行体位改变和坐起训练,既改善肺部通气,又促进功能快速康复。
图说 / 移动吊装设备帮助老人坐起训练
住院期间,医院特意为姚奶奶庆祝了95岁生日;天气晴好时,医护人员总会推着她到户外晒太阳、做训练。这些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如同抚慰心灵的良药,极大地坚定了老人康复的信心。
双向奔赴:医患互信创造生命奇迹
在医院的协调下,院内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等12个科室,以及外院专家多次会诊,最终帮助患者转危为安。当老人说出“我想回家”时,在场医护无不动容。
家属赠送的锦旗上“医者仁心、生命奇迹”八个大字,正是对这场救治的最佳注解。田兆兴表示:“这次成功离不开医疗技术的进步,但更关键的是医患之间的高度信任。面对超高龄复杂病例,我们永远把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尊严放在首位。”
目前,姚奶奶已顺利出院,将继续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图说 / 家属送来锦旗,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