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关节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晨僵”是其典型表现之一。广州华康中医医院 杜鹏主任指出,晨僵不仅是疾病活动的信号,还能为病情评估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一、晨僵的定义与表现
晨僵是指患者在清晨醒来时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的现象,通常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甚至可长达数小时。在晨僵期间,患者感觉关节发紧、灵活度下降,握拳、伸指、弯曲膝关节等动作都变得困难。
二、晨僵的形成机制
杜鹏主任解释,晨僵的核心原因在于关节炎症的夜间积累。睡眠期间,关节活动减少,滑液循环减缓,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在关节腔内堆积。这些物质会刺激滑膜和关节周围组织,引起肿胀与疼痛,导致关节在早晨变得僵硬。
三、炎症与生物节律的关联
晨僵的发生与人体的生物节律密切相关。夜间至清晨,体内皮质醇水平处于低谷,抗炎作用减弱,而炎症因子分泌活跃,使得清晨关节炎症反应达到高峰。这一时间差正是晨僵最明显的原因之一。
四、晨僵的临床意义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晨僵持续时间的长短,往往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活动程度呈正相关。若晨僵时间缩短,提示炎症得到一定控制;若时间延长,则需考虑病情可能加重或管理策略需调整。
五、晨僵与关节损伤的关系
长期晨僵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会加重关节软骨与骨组织的破坏。关节活动受限时,周围肌肉力量下降,韧带弹性减弱,进一步导致关节稳定性降低,形成损伤的恶性循环。
六、科学认识晨僵的重要性
杜鹏主任强调,患者应重视晨僵这一早期信号,及时向专业医生反馈变化情况,便于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策略。对晨僵机制的科学理解,也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康复与管理措施。
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本质是炎症和生物节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提醒,早期关注和科学评估晨僵,不仅有助于控制病情,还能延缓关节损伤的进展,为患者争取更多的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