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有灵感了~完成这个策划,急性膀胱炎也来了

28岁的广告策划师小方,连续一周赶项目,每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6小时,有尿意也强忍着。直到某天清晨,他发现自己每小时跑厕所3~4次,排尿时尿道如刀割般灼痛,甚至出现肉眼血尿。赶紧请假就诊,就医后被诊断为急性膀胱炎——病因正是长期憋尿和久坐导致的细菌感染!

急性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感染疾病,通常由细菌引起,好发于育龄妇女、男性前列腺增生者、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膀胱炎:病因与高危因素

1. 细菌逆行感染

75%的膀胱炎由大肠杆菌引起,细菌经尿道口逆行至膀胱。女性因尿道短直(仅3-~5cm),且毗邻肛门,更易感染。久坐憋尿的危害:尿液滞留使膀胱黏膜缺血,细菌繁殖速度提升10倍。

2. 其他诱因

性生活不洁:性行为后未及时排尿,细菌被推入尿道;

免疫力下降:糖尿病、妊娠期激素变化削弱黏膜防御;

尿路梗阻:结石、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液残留。

典型临床表现:警惕身体的“红色警报”

膀胱炎的标志是膀胱刺激三联征:

尿频:白天>8次,夜间>2次(正常每日4~8次);

尿急:突发强烈尿意,可能伴尿失禁;

尿痛:排尿终末期尿道烧灼感。

重症者出现血尿(30%患者为肉眼血尿)、下腹坠痛,甚至发热(提示感染上行至肾脏)。

诊断依据:四步锁定炎症源头

1. 尿常规:白细胞>5/HP、红细胞增多、亚硝酸盐阳性;

2. 尿培养: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数≥10⁵ CFU/ml(确诊金标准);

3. 超声检查:膀胱壁增厚>3mm,排除结石/肿瘤;

4. 膀胱镜(慢性或反复发作者): 直接观察黏膜充血、滤泡或溃疡;取活检鉴别间质性膀胱炎或癌变(使用率<10%,非首选)。

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两方面:

1.精准诊断,明察秋毫

对于反复发作、症状不典型或常规治疗无效的膀胱炎,膀胱镜能直接窥见膀胱黏膜的细微病变。它可清晰呈现黏膜的充血、水肿、滤泡、溃疡甚至出血点,这是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难以达到的直观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鉴别复杂性膀胱炎或排除“伪装者”,如早期膀胱癌(表现为异常肿物或溃疡)、腺性膀胱炎、膀胱结核、结石或异物。可疑病灶处可直接获取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这是明确炎症性质(如间质性膀胱炎)或确诊肿瘤的金标准。

2.同步治疗,微创高效

膀胱镜检查不仅是“眼睛”,也是“巧手”。在诊断的同时,可进行针对性微创干预:

  • 发现膀胱内小结石或异物,可同步取出。
  • 发现活动性出血点,可进行电灼止血。
  • 明确病因后,可直接进行药物灌注等治疗。
  • 对某些特殊类型(如腺性膀胱炎),镜下表现是制定后续个性化治疗方案(如电切、激光)的关键依据。这些操作创伤极小(镜体仅4mm-10mm),通常门诊即可完成,患者恢复快。

综合治疗方案:从抗菌到生活重建

1. 药物治疗

抗生素:根据病菌选择抗生素。

对症药物:缓解痉挛,碱化尿液。

2. 辅助治疗

每日饮水2000ml: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

下腹热敷/坐浴:改善局部循环(40℃温水,每日2次)。

3. 手术治疗

仅用于复杂性膀胱炎(如膀胱颈梗阻者行尿道扩张术)。

预防指南:职场人的膀胱保卫战

定时排尿:每2小时排尿1次,避免膀胱容量>300ml;

正确清洁:女性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性行为后立刻排尿;

穿透气内裤:潮湿环境细菌增殖加速10倍。

膀胱炎不是小病!久坐憋尿如同在膀胱里“培养细菌”,职场女性尤需警惕。若出现尿频尿痛,3天内未缓解务必就医——急性期规范治疗治愈率>90%,但拖延可致慢性化或肾损伤。“再急的工作,也不该让身体为效率买单。”

本文科普作者

林海

男科主治医师

医生介绍

医学硕士,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泌尿外科专业,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任广东省性学会委员。

擅长

男性不育症、少精症,弱精子症,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治;擅长显微取精,精索静脉曲张、隐睾、输精管结扎、包皮环切术等手术治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有灵感了~完成这个策划,急性膀胱炎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