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夏吃姜”有讲究!这份食姜指南请收好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千年民间智慧揭示时令养生真谛!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论语》记载孔子"不撤姜食",李时珍《本草纲目》赞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然而,姜虽好,却并非人人适合,这份超全食姜指南,助你“热”着过夏天,健康加倍!

夏季吃姜的五大好处

1、温补脾胃

夏季频繁吹空调、喝冷饮,导致身体呈现外热内寒的状态,容易出现脾胃虚寒,出现腹泻等问题。生姜性辛温,能温胃止呕、散寒祛湿,尤其适合缓解因寒凉引发的腹痛、腹泻。例如可以晨起用生姜水冲个鸡蛋空腹喝下。

2、开胃增食欲

炎炎夏日,易使人食欲缺乏。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黏膜和唾液腺,可以起到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例如醋泡生姜,尤为适合夏季佐餐。

3、预防“空调病”

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人体易受寒湿侵袭,引发鼻塞、发热等症状。生姜可驱散寒气,可以喝些红糖姜水。

4、抗菌消炎

高温细菌活跃,如果饮食不洁或搭配不当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生姜中的挥发油成分有杀菌解毒作用,预防夏季肠胃炎,比如吃海鲜可以搭配姜食用。

5、调节代谢

生姜能促进血液循环与水分代谢,缓解水肿问题。研究发现,持续饮用姜枣茶可加速排出体内寒湿与代谢废物,甚至有助于减轻体重。

吃姜也要讲究!六大黄金原则记心间

1、“早”吃为宝

晨起含片姜或喝姜枣茶,升发阳气,顺应“早吃姜赛参汤”的古训!

2、“皮”看情况

姜皮性凉利水,脾胃虚寒者去皮吃;水肿上火者,带皮更佳!

3、“烂”姜坚决弃

腐烂生姜含强致癌物黄樟素,切莫心疼,必须整块丢弃!

4、“量”需把握度

每日鲜姜3-10克为佳(约2-4薄片),过量易上火、刺激肠胃!

5、体质不同 配伍有别

平和质者:生姜+红枣+红糖,温中散寒。

痰湿重者:生姜+红枣+陈皮,理气健脾。

肝火旺者:生姜+红枣+玫瑰,疏肝理气。

气血虚者:生姜+红枣+桂圆,温补气血。

6、注意烹饪方式

生姜久煮可增强温补效果,姜枣茶需冷水下锅慢熬20分钟以上。

夏姜虽好也不是谁都能吃  

1.适合吃姜的三类人群

体质偏寒者:手脚冰凉、畏寒喜暖者,生姜可温中驱寒。

脾胃虚寒者:食欲差、腹胀,常伴胃痛、腹泻,生姜能暖胃止呕。

风寒感冒初期患者:生姜红糖水能发汗解表,缓解鼻塞、头痛等症状。

2.夏姜的禁忌人群

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生姜辛温,阴虚者食用会加重燥热。

暑热感冒:生姜不能用于暑热感冒,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不能用于长痘疮、口臭、便秘、肺热咳嗽(如风热感冒)。

糖尿病:姜枣茶含糖量高,需改用无糖配方或直接用生姜泡水。

肝炎患者:生姜可能刺激肝脏,不利炎症恢复

严重便秘者:姜性温燥,可能加重肠道燥结

经典姜味食谱

1、红糖姜茶

生姜3片 + 红枣2颗(去核)+ 红糖1块,沸水焖泡10分钟。

晨起暖身、经期不适、淋雨受寒。

2、姜枣茶

生姜4片 + 红枣6颗(掰开去核),加水煮20分钟,可加少许枸杞。

夏季日常保健,尤其适合虚寒、气血不足者。

3、姜撞奶

牛奶200ml加热至80°C + 姜汁15ml(现榨),快速冲入静置5分钟凝固。

牛奶温度是关键!口感滑嫩似豆花,暖胃不燥。

4、姜丝炒肉

家常菜中的暖胃佳肴。猪里脊150g+鲜姜50g切细丝+青红椒各半。热锅冷油,先煸姜丝至微卷,再下肉丝猛火快炒!温中散寒、开胃消食。搭配小米粥食用,可缓解夏季脾胃虚寒。

5、醋泡姜

夏季温阳不燥的养生小菜。醋收敛姜性,适合阳虚怕冷者,兼具降脂护肝作用。准备嫩姜200克、陈醋300毫升、盐少许。嫩姜切片盐腌1小时,沥干后装入密封罐。倒入陈醋没过姜片,冷藏5天后食用。每日早餐佐食2-3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其他互联网资料整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夏吃姜”有讲究!这份食姜指南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