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周口妇产科主任跳楼后续:知情人曝“恶心”原因,网友惋惜

文|颜槿

编辑|辣么说

一位医术高超的妇产科主任,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无数家庭的希望,最后却走上了跳楼自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这位妇产科医生自杀呢?

周口妇产科主任跳楼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悲剧,也不是简单的医患纠纷。

8月1日,河南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夜色已经沉了下去,妇产科主任邵晓蓓,47岁,在给家人打完最后一个视频电话后,静静地写下遗书,字里行间只有一句话:“一定要为我正名。”

随后,她毅然决然地从高楼跃下,整个医院,甚至整个城市,都在这一天失去了一个顶梁柱。

邵晓蓓,这个在当地被无数家属称为“送子观音”、被同事视为“最有耐心医生”的人,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来对抗外界的误解与指责。

她的离开,不只让医院失去了一个技术顶尖的医生,更让成千上万个家庭失去了守护者,也让整个医疗行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

知情人曝自杀原因,来龙去脉

事情的起因其实就是一台剖腹产手术,那天,产妇年仅22岁,突然羊水栓塞,病情凶险到极点。

这种病,业内都明白,死亡率几乎100%,当时如果不马上切除子宫,产妇和孩子都得交代在手术台上。

邵晓蓓做出了医生的本能反应,果断选择保命方案,紧急切除子宫,手术很成功,产妇和婴儿都平安。

家属一开始是感激的,千恩万谢,恨不得把医生供起来,可没过多久,风向彻底变了。

产妇家小姑子,学了点护理专业,觉得自己“懂行”,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带节奏,质疑邵医生误诊,称是“恶意切除子宫”,甚至有网友跟风说医生切子宫是为了“卖钱”。

还有人拿着手术视频断章取义,配上“医生手术中玩手机”“过度医疗”等字眼,肆意传播。

更离谱的是,家属败诉后并不服气,改头换面跑到小红书等平台疯狂造谣,还注册了“周口六院妇产科受害者”等账号,每天带着节奏侮辱邵医生,甚至还有人直接堵在办公室门口辱骂、威胁她。

评论区更是乌烟瘴气,有人说她“拿产妇练手”,还有人说她“靠切子宫成名”。

邵晓蓓不是没尝试过维权,报警、找医院、联系平台删帖、和家属沟通,她全做过。

可每次迎来的都是冷冰冰的推诿和漠视,网暴持续了一年,没人帮她,甚至有网暴者嚣张到在评论区留言:“公安不治我罪,你能怎样?”

邵医生无力自证清白,内心的委屈和愤怒一点点吞噬她的意志,她说过一句话:“救了别人的命,反而不被理解。”

最后一根稻草,是家属彻底放弃理性,造谣她“害死很多人”,甚至有人威胁要“让她身败名裂”。

面对无休止的网暴和冷漠的管理,邵晓蓓终于绝望了,她给孩子打了最后一个电话,写下遗书,选择以死明志。

网友惋惜

消息一出,网络瞬间炸锅,无数网友刷屏悼念,评论区里全是痛惜和愤怒。

有人痛骂家属“恶毒”,说:“羊水栓塞能救回来,这家人没跪下来谢恩就算了,还反咬救命医生,简直丧良心!”

有人替邵晓蓓鸣不平:“这样的好医生,全年无休,医术高超,心地善良,怎么可能会误诊?谁还敢当医生?”

还有人说:“医学界损失了一位真正的天使,谁来为她讨回公道?”

更多的是心疼和无力,有人去翻她的抖音账号,发现满屏都是宝宝和新生命,评论区都是患者家属的感谢和赞美。

有人说:“她手术刀下迎接了无数新生命,是无数家庭的守护神,却被网络谣言逼到绝路,太让人心寒了!”

也有网友称:“现在的医患关系,医生如履薄冰,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做一步操作,怕的就是被人断章取义、被人抹黑,这样的环境下,谁还敢学医?谁还敢救死扶伤?”

还有人呼吁:“必须严惩网暴者,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否则以后谁还敢给你动手术?!”

更有一部分网友直言不讳:“说白了,就是家里生了个女儿,没了子宫不能再生儿子了,心里不平衡,就把气撒医生身上。”

还有人讽刺:“产妇家小姑子自诩‘专业’,只会带节奏,真懂医学就别在网上胡说八道。”

但也有不少网友感慨,邵晓蓓走得太憋屈,太冤枉。

这不是个人的悲剧,是整个行业的悲哀,医护人员冒着巨大风险救人,最后却被家属和键盘侠逼到死角。

更有网友晒出自己家人曾被邵医生救治的经历:“我家三个孩子都是她接生的,技术一流,人品更好,这样的人都被逼得跳楼,真是让人寒心!”

明明是救死扶伤,最后却成了众矢之的;明明是被家属感激,转头却成了污蔑和攻击的对象。

有网友描述,手术当天产妇家属是感激涕零,可几天后风向一变,网络上到处都是“摘子宫练手”“医生玩手机”的谣言,家属败诉后跑到网上组织“讨伐”,恶意剪辑视频,挑动情绪,根本不管事实和科学。

让这些负面言论越传越广,让成了邵晓蓓“舆论审判”的牺牲品。

更讽刺的是,邵晓蓓跳楼后,原本网暴她的人开始删帖、销号,连个道歉都没有。

其实,邵晓蓓的日常,就是许多中国基层医生的缩影,她的社交账号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条条接生、查房、科普的短视频。

她会在产妇害怕的时候轻声安慰,会在深夜查房后拍下新生儿的小手,记录生命的奇迹。

很多网友翻她的账号,都能感受到她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她曾说:“能迎接一个新生命,就是最大的幸福。”

她的同事回忆,邵医生从不抱怨加班,永远笑容和善,对待每一位产妇都像家人一样,可就是这样的人,被网络暴力彻底击垮。

有知情人透露,邵晓蓓其实早就有抑郁倾向,家属和网暴者的攻击,让她彻夜难眠,她曾无奈地和朋友说:“我明明救了人,却成了‘刽子手’。”

遗书只有一句话:“一定要为我正名,”她没有骂一句人,也没有怨一句社会,只想要个公道。

这一切的背后,藏着太多值得反思的东西,医患关系的紧张,网络暴力的泛滥,平台的冷漠,管理制度的无力,每一步都把一个好医生推向深渊。

结语

有人说,医生这个职业,本来就背负了太多压力,生死关头,分秒必争,救命的决定永远是权衡利弊,可在现在的环境下,医生要用一只手救人,另一只手还得随时防着被告、被骂、被网暴。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恶意造谣、网暴者必须承担责任,不然,谁还愿意救死扶伤?谁还敢当那个“顶风作案”的医生?平台也该尽早建立机制,杜绝造谣诽谤,不能让流量淹没了公道。

更重要的是,社会需要尊重医生的专业判断,不是每一次医疗结果都能尽善尽美,不是每一个失去都能找到替罪羊,对生命的敬畏,是医生的底线,也是社会的底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周口妇产科主任跳楼后续:知情人曝“恶心”原因,网友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