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口气,这一口气就是阳气!
人是不能缺阳气的,一个人抑郁之后,为什么会疲乏懒言,情绪低落,就是因为阳气开始不足了。
你说自己手脚冰凉,那大概率是体寒了,体寒一般要开附子的。
附子的作用,是回阳救逆。
一个“回”字,一个“逆”字,就说明了一切。
从过去的经验看,抑郁症到了重度,到了三阴真寒的地步,附子这味药几乎不可替代。
很多人对“附子”是谈之色变,什么大毒、食之则死的说法都来了。不开和不敢开是两回事,他可以有不开的理由,但如果连开附子的勇气都没有,那还谈什么呢?
许多年前认识一位中医,也不算是正儿八经的大夫,因为没有证,有点道家的那种意思。他说他有一个秘方是用大量附子。他带着去看药房,小锅子里熬的附子汤。他说他看很多疑难杂症,多用附子,有些癌症患者,独用附子...听他讲话,颇有点世外高人的意思。
还有个很有名的中医,叫“李可”,他也说过:
“我治100多例抑郁症基本就是四逆汤,逐日加附子量,加到一定程度时,全身出臭汗,然后就有说有笑了。”
可惜,现在的人治抑郁症,都有一种执念,只是图省事。这些人想的是,能不能治好先放一边,只要不出事就行。用的药都是以“镇静”为主,先让你静下来再说。
说到底,都是处理阳证的多,看阴证的少,治标的多,治本的少。
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用四逆汤治抑郁症,治的是寒证抑郁,且用药期间会出现排病反应,按破气还五的经验是:
头几天,先是烦躁不安,这是阳气与三阴交接,可以说是药病相争,然后中气运转食欲大增。
期间会有头疼,吐酸水的排病反应,但是会明显感觉心情慢慢变好。
到了吐酸水的时候,是快要好了,胃阳回复,把阴寒时停留的胃液吐出,吐出的胃液特别酸,再有一两天阳气要全部回来了。
再后面,是汗出,病人会突然感觉心情回复,不理解以前为什么会抑郁,为什么会那么难受。
如果还有汗出就再吃一副,基本不可能再有凌晨两三点出汗了。这时候身体气化已经全部恢复了。
这就是阳气回复,荣卫结合,把分离时的水气排出来,全身气化恢复正常。
此时,病人一下子就感觉好了,就这么突然。
说明这种抑郁症就是脏腑问题,你以为你能控制你的心情,那是很难的,一般人基本不可能的。
大病去后,再用一个月,来滋养肝肾阴血,进行调补。
这是最严重的寒证抑郁症,患者感觉生不如死,如同行尸走肉。其他的没有这么严重,可以根据病症徐徐调理。
这种寒证抑郁症,用四逆汤,不要添油加醋,否则无效。
有一个案例:
患者小李,男,18岁,高中生,因长期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症状就医,西医诊断为抑郁症。患者自述畏寒怕冷、食欲不振、面色苍白。
舌象:舌淡苔白,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提示阳气不足,水湿内停。
脉象:脉沉细无力,进一步证实阳气不足。
治疗思路:温阳补气,调和气血,安神益智。通过温补阳气,提高机体功能,改善情绪状态。
方子:肉桂6g、附子9g(先煎)、干姜12g、黄芪30g、白术15g、炙甘草9g、人参9g、茯苓15g、当归12g、川芎9g、熟地黄15g、远志9g、大枣8枚。
【二诊】
一个疗程后复诊,患者表示畏寒怕冷的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有所恢复,睡眠质量也有所改善。但仍有情绪低落、兴趣不高的表现。
舌象变化:舌淡苔白,舌体胖大略有改善,齿痕减轻,说明阳气逐渐充盈,水湿内停有所缓解。
脉象变化:脉沉细但较前有力,进一步证实阳气恢复。
病情分析:患者阳气有所恢复,畏寒怕冷、食欲不振等症状减轻,说明治疗方向正确。但情绪低落、兴趣不高的症状仍然存在,提示可能存在肝气郁结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疏肝解郁。
方子变化:在原方基础上,加强温阳补气的力度,同时加入疏肝解郁的药物。
• 加强温阳补气:将肉桂增加至9g,附子增加至12g(先煎),干姜保持12g不变。
• 加入疏肝解郁药物:加入柴胡12g、郁金10g。
新方子:肉桂9g、附子12g(先煎)、干姜12g、黄芪30g、白术15g、炙甘草9g、人参9g、茯苓15g、当归12g、川芎9g、熟地黄15g、远志9g、大枣8枚、柴胡12g、郁金10g。
【三诊】
又过一个疗程复诊,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面色红润,情绪稳定,对周围事物开始产生兴趣。自述畏寒怕冷、食欲不振等症状已完全消失。
舌象变化:舌淡红,苔薄白,舌体大小适中,齿痕消失,说明阳气充盈,水湿内停完全缓解。
脉象变化:脉细弦,较前更有力,进一步证实阳气恢复,机体功能正常。
病情分析:患者阳气已得到明显恢复,畏寒怕冷、食欲不振等症状完全消失,说明阳气充盈,机体功能恢复正常。情绪稳定,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说明肝气郁结得到疏解,心理问题得到改善。
方子变化:在二诊方子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温阳补气的药物剂量,避免过于温燥而伤阴。同时加入益气养血、安神定志的药物,以巩固疗效并预防复发。
• 减少温阳补气药物剂量:将肉桂减少至6g,附子减少至9g(先煎)。
• 加入益气养血、安神定志药物:加入党参15g、龙眼肉12g、酸枣仁15g。
新方子:肉桂6g、附子9g(先煎)、干姜12g、黄芪30g、白术15g、炙甘草9g、人参9g、茯苓15g、当归12g、川芎9g、熟地黄15g、远志9g、大枣8枚、柴胡12g、郁金10g、党参15g、龙眼肉12g、酸枣仁15g。
通过连续三次的治疗和调整,患者的抑郁症得到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这个案例充分证明:中医在抑郁症方面,大有作为。
小李停药后,我们又给他推荐了一个代茶饮——肉桂陈皮茶。
肉桂陈皮茶:
将3克肉桂研磨成粉,与5克陈皮一同冲泡,焖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
这款茶不仅具有健脾化痰的功效,还能温和地补充阳气,缓解疲劳,改善心情。
用这款茶作为后续的调整巩固,再合适不过。
抑郁症,除了这种阳虚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寒热格拒,那用药就完全不同了。
寒热格拒,用药虽然也是寒热同用。还是用麻黄、升麻、桂枝来疏通,但是不用附子了,因为还没疏通开呢。得想办法清热,先让内外沟通上,达到个稍微平衡的状态,再慢慢用附子剂来温阳,调节少阴。
等到少阴补足了,就有机会把病推到三阳去。
这样,抑郁症就从阴证转到阳证,也就没啥大碍了。
抑郁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外面说得最多的那种,就是肝郁气滞,这种治起来就容易的多。
其实啊,脾阳虚也能引起肝郁。
所以啊,为了避免伤脾,必须加一些运脾的药。
这种肝郁气滞的抑郁症,跑不了要疏肝。但是,治肝的药一般都是苦的,伤胃的。这种药吃多了,苦寒过头了就会伤阴化燥。燥气冲肝冲心冲脑,整天晕乎乎,烦躁睡不好,时间长了就精神恍惚,易怒烦躁。
所以啊,治肝的同时,脾胃必须要管,不然就后患无穷。
抑郁症啊,最大的特点就是累,没能量。患者那点能量,勉强够喘气说话,别的啥也干不了。
脾胃肯定是虚啊,脾胃一虚,阴血就不能生化,这病就坐实了。
心肝得不到脾胃的滋养,还想自愈?
基本不可能。
如果这时候还没截断病程,疾病再发展,阴经寒化就成了主要矛盾,治疗难度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