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开空调煲糖水致四人中毒!提醒:夏天也要警惕这个“隐形杀手”

近日,浙江杭州小李(化名)一家,原本在客厅看电视闲聊,厨房燃气灶上的红豆汤正冒着热气,谁也没意识到,无形的“杀手” 已悄然弥漫。

两三个小时后,16 岁的小李与姐姐先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家人起初以为是吃坏了肚子,送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姐弟俩动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分别达到20.9% 和 20.5%,远超正常范围,被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

随后,医生建议同行四位家属也做检查,结果又有两人血液指标异常,所幸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看到这里,或许不少人有疑问:“一氧化碳中毒不是秋冬常见疾病吗,怎么夏天也能中招?

01

一氧化碳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夺命?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被称为“隐形杀手”。它让人中毒的核心机制是与血红蛋白“抢座位”,阻断氧气运输。

人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细胞。但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气的240倍,一旦吸入,它会迅速抢占血红蛋白的结合位点,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此时,即使环境中氧气充足,血液也无法将氧气送达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导致细胞缺氧窒息。

更危险的是,一氧化碳还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加重组织缺氧;高浓度一氧化碳甚至会与肌红蛋白结合,干扰心肌收缩,直接威胁生命。

典型症状轻度中毒时头痛、头晕、恶心;中度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重度则可能导致昏迷、脑损伤,甚至死亡。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中毒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因此保持通风、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是关键预防措施

02

生活中有哪些场景需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并非冬季“专属”,以下场景全年均需防范:

密闭空间使用燃气设备:燃气灶、热水器长时间使用且通风不良时,燃气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例如,在厨房煮汤时紧闭门窗,或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且未安装排风装置,均易导致一氧化碳积聚。

围炉煮茶或炭火取暖:木炭、煤炭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若在室内使用炭火炉煮茶、烧烤或取暖,且未保持通风,一氧化碳浓度可能迅速升高,引发中毒。

车内长时间开空调:汽车怠速空转时,燃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若在密闭车库内长时间启动发动机并开空调休息,或停车时紧闭车窗开空调睡觉,一氧化碳可能通过空调系统进入车内,导致中毒。

农村燃煤取暖隐患:部分农村地区使用煤炉取暖,若烟囱堵塞、倒风或连接不紧密,一氧化碳易泄漏至室内,造成中毒。

03

一氧化碳中毒了如何急救?

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黄金救援时间直接决定预后,需遵循“快速脱离、紧急处理、及时送医” 三大原则:

首先,立即让患者脱离中毒环境。救援者需先确保自身安全(如关闭燃气源、打开门窗通风),再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解开其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注意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剧烈搬动增加氧耗。

其次,判断患者生命体征。若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静卧休息,注意保暖;若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最后,务必尽快送医。一氧化碳中毒的特效治疗是高压氧舱治疗,能加速碳氧血红蛋白解离,减少脑组织损伤。即使症状轻微,也需就医监测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因为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假愈期”,2-60 天后突发迟发性脑病,出现痴呆、偏瘫等严重后果。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吴敏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开空调煲糖水致四人中毒!提醒:夏天也要警惕这个“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