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广医科普】解锁《长安的荔枝》,探寻同款荔枝的中医密码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让“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再次走入大众视野。炎炎夏季,荔枝甘甜肥美,果香浓郁,这颗小小的水果,在古代是如此珍贵,得到了无数食客的欢心。除了品尝它的甘甜,在中医看来,荔枝从果肉到果核、果壳,全身都是宝,李时珍将荔枝的功效、妙用详细记录在《本草纲目 果部·荔枝》中。下面就让我们从中医的视角,看看这颗被古人珍视的水果,藏着怎样的养生秘密。

“荔枝”名的由来

据古籍所述,“荔枝”原名“离枝”。《扶南记》云:“此木结实时,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以刀斧取其枝,故以为名。”司马相如《上林赋》作“离支”。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离支”之名,或源于此。又因本品色红,亦名“丹荔”,其后演变为“荔枝”。

中医识荔枝,全身都是宝

荔枝肉

性味归经:甘、酸、温,归脾、肝经。

功效应用:养血健脾、行气消肿。用于病后体虚、津伤口渴、脾虚泄泻、呃逆、食少、瘰疬、疔肿、外伤出血的治疗。

荔枝核

性味归经:甘、涩、温,入肝肾经。

功效应用:行散滞气、辟寒邪,治颓疝气痛、胃脘痛、妇人血气痛。

荔枝壳

性味:味苦,性凉。

功效应用:清热去火,荔枝壳与果肉同属一物,中医认为是“以皮制肉”,也就是“原汤化原食”,天然形成”寒热平衡”,荔枝壳洗净煮茶能中和荔枝燥热,缓解咽喉肿痛、口腔溃疡。

荔枝木

功效应用:止血、止痛、调节气血。其独特的香气能缓解急躁情绪,稳定心神。

适量食荔枝,益处真不少

补充营养:荔枝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蔗糖、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如维生素 B1、B2)、叶酸、钾、镁、磷等。这些营养成分能为身体提供能量,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其中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钾元素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和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促进食欲:其味道甘甜,香气浓郁,能刺激唾液分泌,在一定程度上增进食欲,尤其适合食欲不佳的人群少量食用。

改善疲劳:荔枝中含有的葡萄糖能快速被人体吸收,转化为能量,帮助缓解疲劳、补充体力,使人在疲劳时快速恢复精力。

补血养颜:从中医角度来看,荔枝性温,味甘、酸,归心、脾、肝经,具有养血健脾的功效。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等症状,使肌肤更加红润有光泽。

食用荔枝有讲究,注意事项要牢记

1.控制食用量

荔枝含糖量较高(约 16%-20%),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不仅可能引发肥胖,还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此外,荔枝性温,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上火,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牙龈出血、便秘等症状。一般建议成人每天食用荔枝不超过 10 颗(约 100-150 克),儿童则需更少。

2.特殊人群慎食

糖尿病患者:荔枝的升糖指数较高(GI 值约为 70),糖尿病患者食用后容易使血糖波动,需严格控制摄入量,血糖不稳定时应避免食用。

低血糖患者:虽然荔枝能快速补充能量,但需要注意的是,空腹大量食用荔枝可能会引发 “荔枝病”。这是因为荔枝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果糖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肝脏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利用。空腹时肝脏中的糖原储备较少,大量果糖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可能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降低,从而出现头晕、乏力、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因此,低血糖患者应避免空腹食用荔枝,且食用后若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补充糖分(如喝糖水、吃糖果等)。

阴虚火旺者:这类人群本身容易上火,食用荔枝后可能会加重上火症状,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风湿免疫病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属湿热体质者应慎食荔枝,建议食用荔枝前征询专科中医师建议。

3.食用时间与方法

避免空腹食用,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左右食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及低血糖的风险。食用前可以将荔枝放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有助于减轻其热性。

4.注意荔枝的新鲜度

变质的荔枝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食用后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泻等。购买荔枝时应选择果皮鲜红或暗红、有光泽、无黑斑、果肉饱满、汁多味甜的新鲜荔枝,若发现荔枝果皮发黑、有异味或果肉软烂,切勿食用。

本文作者

刘蔚翔

风湿病科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高尿酸血症、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系统性红斑狼疮”专题门诊

审核专家

姜 泉

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白塞病、硬皮病等风湿疑难重症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来源:风湿病科

编辑:谭雨晴

审核:樊瑷晗

统筹:尹 璐

监制:刘 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广医科普】解锁《长安的荔枝》,探寻同款荔枝的中医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