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碘盐致癌”的说法时而流传,让不少人对餐桌上的这味必需品心生疑虑。碘盐到底还能不能安心吃?如何吃才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碘与甲状腺健康的科学关系。
碘:甲状腺的“双刃剑”
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或缺的原料。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指出,碘的摄入量,贵在平衡:
1.碘不足: 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2.碘过量: 则可能刺激甲状腺,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无论甲减还是甲亢,都属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状态。长期处于这种异常状态,可能对甲状腺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发生相关问题的风险。因此,甲状腺的健康确实与饮食中碘元素的摄入水平密切相关。
研究揭示:过量与风险相关,运动是“保护伞”
权威医学期刊《BMC Cancer》发表过一项涉及5.1万人的大型研究,为我们理解碘盐摄入提供了重要信息:
研究人员观察到,与摄入量较少的人群相比,每日碘盐摄入量超过5克的人群,出现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相关健康问题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但研究也带来了一个积极的发现:如果这些摄入碘盐较多的人,能保持规律的身体活动(体育锻炼),那么运动带来的健康益处,能够有效降低过量碘盐摄入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再次印证了运动对维护整体健康,包括甲状腺健康的重要性。
碘盐,该吃还得科学吃
那么,碘盐还能吃吗?答案是明确的:对绝大多数中国居民而言,碘盐是安全且必要的补碘途径。原因在于:
1.普遍缺碘的环境: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源和日常饮食中,天然碘含量不足以满足人体所需。历史上,碘缺乏曾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等疾病高发。
2.碘盐的贡献: 推行加碘食盐是国际公认的、安全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极大地改善了人群碘营养状况,成功预防了碘缺乏病。
关键在于 “科学摄入”:
1.按需食用: 遵循“适量”原则,控制每日食盐总量(包括碘盐和其他含盐调味品、加工食品中的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2.特殊人群注意: 生活在已知水源性高碘地区的人群,或患有某些特定甲状腺疾病(需医生明确诊断)的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考虑是否选用无碘盐或调整饮食结构。不建议自行盲目改用无碘盐。
肿瘤科提醒
碘盐不是不是健康的敌人,它是我们维持甲状腺健康的重要伙伴。关键在于科学认识,合理摄入:控制总量、均衡饮食、坚持运动。对于自身情况有疑虑者,最可靠的做法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进行个体化评估和指导。健康生活,从科学用“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