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花费119.9元在山姆超市购买新西兰进口牛奶,有的变质称豆腐状,哟酸臭味,而App内负面评论无法显示。
有人买的抽纸价格没变,但是纸张又薄又软,重量每年都在下降,2025年相比2022年减少了11.9g,降低了8.2%。
有人买的有机免洗奇亚籽,本身应该有润肠通便、辅助减肥、美容养颜功效,但新款商品的Omega-3脂肪酸、蛋白质、膳食纤维成分降低,而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反而增加。“现在的产品,营养变少了,脂肪反而多了。”
有人买豆油,同样36.8元,去年买的黄豆1级质量,标明非转基因,今年变成了3级质量。
有媒体向山姆客服求证,对方统一回复“感谢您的关注和反馈,我们会反馈到相关部门,感谢您的支持。”
……
以会员制、高品质著称的山姆店,到底怎么了?
据新浪科技报道,熟悉山姆供应链的相关人士透露,山姆如今对商品的最低毛利率要求更加明确和严格执行,如品牌商品需达20%以上,MM商品15%~20%。这并非全新的要求,但执行力度可能更强。
山姆对于价格压得过低,厂商没有利润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商品品质降低情况。
而山姆偷换商品概念,降品质核心原因还是供应链成本压力传导,山姆利用其巨大的采购量,不断向供应商施加降价压力。当压价导致供应商利润过低甚至无利可图时,供应商面临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为维持与山姆的合作,以及保住其他重要渠道的入场券,不敢直接退出或大幅涨价。于是,部分供应商可能选择“偷工减料”,在不改变产品名称、外观设计的前提下,暗中降低原材料品质、减少克重、厚度、改变工艺等,以达到降低成本、维持微薄利润的目的。
他认为,山姆通常不会主动提及这种质量变化。这可能是尚未察觉,内部质检标准未更新或执行不严;也或者是在成本压力和维持低价形象之间选择了默许。
前阵子,山姆还因为商品类型调整,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杨枝甘露、焦糖饼干千层等复购率高、性价比高的独家商品从货架上消失,盼盼、好丽友、溜溜梅等大众品牌陆续入驻而上了热搜。
而其中的韩国四大食品集团之一东洋制果旗下品牌——好丽友,还曾深陷“双标”风波。
分析称,上架更接地气的商品像是在投石问路,如果会员没反应,那以后就能更多进场低成本商品,既能迎合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又能降成本维持大盘子。
好在会员并不是“人傻钱多”,反应很是强烈。
山姆会员卡仅允许持卡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进入店内购物,普通会员卡年费260元,卓越会员卡年费680元。
不过,多位卓越会员反映,原先充卡赠送的洗车券、洗牙券等增值服务已取消,仅剩“消费满2000返20”的返现活动。有会员算了一笔账:“卓越会员需年消费1.3万元才能靠返现回本,相当于每笔消费多付5.2%‘会员税’。”
除开会员权益,会员支付费用,本质上是为“严选服务”买单,期望山姆能提供普通超市无法获得的独特、高品质商品。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表示,高品质的商品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普通人的认知里,需要仔细看配料表的商品不属于这类。
“消费者是想让其替自己去严格筛选和把关、保证品质,让自己可以闭眼入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商品,或是买到那些在普通超市买不到的商品,结果你把它们都下架了,把配料表也改了,还把辣条之类的商品纳入精选核心货架,又没有任何显著的品质提升和独特性,那这不就相当于单方面毁约吗?”
就更不要提变质奶、降重纸、降质油和籽。
2024年山姆在中国的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占沃尔玛中国业绩近三分之二。2025年1月,沃尔玛中国董事长及山姆负责人变更为Muk Sook Yee,新团队被指更侧重短期利润。
不知道在这汹涌的负面影响之后,新掌门人能否在2025年如愿实现利润大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