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积水
灭成蚊
防叮咬
可防 可控 可治
近期我国南方某地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疫情,引起社会的关注。北京疾控提醒您,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与登革热、疟疾等疾病一样,属于蚊媒传染病,是可防可治可控的,不必恐慌, 关键是做好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
蚊虫防制要以环境治理
为根本措施
No.1
环境治理
通过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定期对种养的水生植物勤换水,能有效减少蚊虫孳生地,具体措施有:
1.翻盆倒罐,清除工作生活环境中各类闲置无用积水,如花盆托盘、饮水机托盘、地漏、泡沫箱、闲置的缸罐盆桶、泡沫箱等处积水。暂时闲置不用的容器应翻转倒放避免积水。
2.清除各类卫生死角和垃圾,包括绿化带内塑料薄膜、一次性塑料容器等易积水容器。
3.管好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加盖严密,或每5-7天换水1次,养花晒水和空调水的收集容器要加盖或定期清理。
4.家中盆景、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需5-7天换水1次,换水过程中要冲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防止蚊幼虫孳生。
5.轮胎要整齐叠放存放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要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不积雨水。
6.公园、学校、园林景点、单位等环境中的树洞、竹筒、石窝等要用灰沙堵塞或其他措施使其不积水。
7.各单位定期检查清除各类地下管井内积水,如无法清除时,定期施放灭蚊幼剂;各类建筑物的屋顶要定期疏通清淤避免积水。
No.2
物理防治
家庭、单位、学校、工地等人员居住场所可加装纱门、纱窗,室内可使用蚊帐,纱门纱窗与蚊帐的 网眼要足够小,防止蚊虫进入;室内少量蚊虫可用电蚊拍杀灭。
No.3
生物防治
1.水生植物种植用的大型盆缸、湖泊、池塘、喷水池、稻田等可通过养鱼灭蚊,但应根据动物检疫许可及饲养条件引入合适的鱼苗种类。
2.对于各类市政管井、地下室及人防工程、消防水池等无法清除的临时性水体及容器,可投放苏云金芽孢杆菌(Bt)、球形芽孢杆菌(Bs)或者其他生物灭幼剂。但要避免影响蜜蜂、家蚕、鱼虾和水源。
No.4
化学防治
对于无法或不宜清理的积水可选用灭蚊幼剂进行处理。
成蚊密度较高时,专业防制人员可采用滞留喷洒与空间喷雾技术进行控制。对于居民家庭或宾馆等居室内,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登记证的气雾剂、蚊香等卫生杀虫剂用品进行防蚊灭蚊。
开展全市灭蚊蝇行动
北京市每年夏季都组织开展全市性的灭蚊蝇行动,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联动各有关职能部门,推进环境整治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今年6月以来,市爱卫办印发《关于开展全市2025年夏季灭蚊蝇工作的通知》,首都环境办联合市爱卫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灭蚊蝇工作的方案》,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清理蚊蝇孳生场所,切实有效降低蚊蝇密度。在此, 请广大市民响应号召、积极参与,从清除周边环境积水做起,共同营造清洁安全的生活环境。
外出做好个人防护
外出时建议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在蚊虫叮咬高峰期,皮肤暴露部位可以使用驱蚊液,使用时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剂量、频次涂抹于皮肤外露部位;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水边长时间逗留。
婴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以物理防蚊手段为主,包括穿着宽松的防蚊衣裤,婴儿车上可以使用纱巾或专用的小蚊帐。
加强旅途防护做好健康监测
出行前提前查询目的地的蚊媒疾病流行状况,要准备适当的浅色长袖衣裤防蚊衣物和驱蚊剂。若不慎被蚊虫叮咬,要避免过分抓挠而发生感染。
外出归来后留意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寒战、关节痛/肌肉痛、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说明旅行史和暴露史。
编辑:S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