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妈妈是校长,为何教不好女儿?她患有4种精神障碍,高中5年还在读高二,还扬言高考后就自杀!

本文涉及的所有患者及家属姓名等信息,均已作隐私保护处理

本文字数约:5087 字

阅读时间约:8 分钟

本文章节:

01、她还是高中生,就被诊断出4种精神心理障碍

02、她的妈妈是校长,却给她带来了不少心理创伤

03、为什么她觉得自己很失败,非常压抑?

大约8年前,小虹及父母来找我就诊。

当时她还是个高中生,高中读了5年了,还在读高二,可见病情很严重。她去过国内顶级的精神科专科医院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治疗,但效果还是不好。

她被其他权威精神科专家贴了4种标签——抑郁症(难治性)、双相障碍、强迫症,甚至被怀疑是精神分裂症早期。

那时候的小虹都想过自杀千百遍了,但她对学习有很强的执念,参加高考是她一定要完成的目标。

但她说,去高考不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是想完成父母的期待,然后她再去自杀!

眼看心爱的女儿有这样的念头,小虹的父母真的特别恐惧、特别焦虑。他们很怕哪天一不小心,小虹就离他们而去了!

小虹为什么会病得那么严重?她经历过哪些病理性记忆?

她的诊断那么多,看起来很吓人,她真的罹患了那么多种精神心理障碍吗?

她最后会不会真的在高考后自杀?能不能真正走向康复?

从今天开始,我们会详细分享小虹接受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的过程,拨开一层层迷雾,深入了解她患病的真正根源!

如果其他患者父母能从中获得启发,更深入地理解孩子患病的真正原因,并采取积极的行动,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01、她还是高中生,就被诊断出4种精神心理障碍

2017年,小虹妈妈添加了我的微信。

当时,我的诊疗工作还不算太忙,有精力亲自回复患者家属的微信咨询。但现在我实在是忙不过来,患者家属的咨询统一由助理进行回复。

当时,小虹的妈妈非常、非常焦虑,发信息一大堆一大堆的。但我听了她女儿的诊断后,我瞬间就能理解她的心情了。

小虹上了高中后,被诊断为抑郁症。后来随着症状的不断变重、变复杂,她还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强迫症,甚至有权威的精神科专家怀疑小虹有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

此图为AI生成

很多父母单单听到“双相障碍”,就已经吓得不行了,何况小虹还被贴了这么多疾病标签,她父母简直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生病后,小虹遵守医嘱,乖乖地服用精神科药物。父母还帮她向学校请了长假,到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治疗。

出院时,小虹的状态看起来很好,她父母特别高兴,心里松了一口气。

结果,这次好转只是表象,根本经不起考验。小虹重新上学后,很快就复发了,总是失眠、做噩梦、焦虑,只好再次休学。

小虹妈妈说,本来他们想再次带女儿去北京看病,但之前的住院经历让小虹太痛苦了,她在医院里情绪失控,还一度被绑在床上(临床中的保护性约束)。

所以,小虹非常抗拒吃药和去医院,认为自己康复无望了,还总说丧气的话,“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她的父母真没办法了,也意识到传统精神科这条路走不通了。他们不停上网搜索其它方法,最后了解到我们。

我与小虹妈妈初步沟通后,很快就安排了面诊,跟小虹和她父母面对面、深入地沟通,我才能更加了解小虹的病情。

当时我见到的小虹,跟我接诊过的大部分青少年患者一样,表情压抑,没有朝气,眼神迷茫,给人感觉很拘束,身材微胖,这很可能是服药引发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她长期情绪低落、有社交恐惧和严重的失眠,还有一些非常罕见的症状,比如味觉失调。

小虹说那3年里,她无论吃什么美食,嘴巴里尝到的都是海水的味道,“又咸又苦,完全感觉不到其它味道”。

对她来说,吃东西成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按照现在的诊疗标准,这可以被诊断为“功能性躯体不适”。

小虹还有明显的强迫行为,她几乎每次关门,都会反复敲20-30下才能走开;

每次上厕所,她也要反复摁马桶上的冲水按钮,别人上个厕所不过是几分钟的事,她得花20多分钟;

每次到陌生的空间,小虹都要把窗帘、柜子的门全打开,并用手电筒把所有的缝隙都照一下,检查房间里所有的角落。如果床底有空间,她甚至要爬进去看一下。

无论在哪里睡觉,小虹都一定要在枕头底下放一把菜刀,就连出门,她在衣兜里也要揣一把剪刀,这样她才有安全感。

小虹还有极为特殊的“病理性学习成瘾”,一旦学习就很难停下来。

她在休学前,每当上课的时候,她都感到非常兴奋,可一旦下课铃声响起,她就会马上焦虑,“要是能一直上课,该有多好啊。”

晚上在家做作业,她也是这样。

明明计划最晚10点要睡觉的,但直到12点,作业早就做完了,小虹还是要学习,经常要到深夜1、2点,脑子累得转不动了,她才不得不停下来。

小虹是我第一次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真正的“病理性学习成瘾”患者。

她一学习就兴奋,控制不住地想疯狂学习,一停下来就沮丧、烦躁甚至愤怒,简直就像毒品成瘾的戒断症状。

也许有些父母会认为,这孩子这么爱学习,不用父母督促,这不好吗?这简直就是很多父母的“梦中情娃”啊!

实际上,小虹的这种学习状态,可不是什么好事!

她长期熬夜学习,严重影响休息和心身健康;而睡眠不足和每次停止学习的焦虑,也导致情绪剧烈波动。

而且,她看起来学了很久,但因为学习效率实际上不高,所以无论怎么努力,成绩都很不理想。她的自信一次次受到打击,严重自我否定,最后连学校也去不了了。

当时,小虹已经偷偷自杀过3次了,幸好被及时发现,拦下来了。

但面诊时,她还没放弃轻生念头,她说,“我一定会参加高考,但高考结束后,我就会自杀!”

小虹觉得学习和父母的期待是她活着的目的,她只要参加了高考,就算完成了父母的要求,她就可以自杀了。

另外,小虹还总是心慌、头疼,吃什么药都不管用,“经常疼得用头撞墙”。

她还有幻听的症状,总说听到家人小声议论她,但父母反复确认过,这完全是没有的事情。

了解小虹以上的种种症状后,我明白为何其他权威的精神科大夫会对她下那么多不同的诊断了。

她长期的情绪低落,还有自杀行为,对应了“重度抑郁症”;

她疯狂学习,住院时还曾情绪激动,有的大夫会认为这是轻躁狂/躁狂发作,对应了“双相障碍”(但我们认为这并非典型的双相障碍,而是被过度诊断的);

她还有明显的强迫行为,对应了“强迫症”;

她还有疑似幻觉、妄想等症状,对应了“精神分裂症”。

小虹还告诉了我一个秘密。她其实很聪明,她说自己长年看病,“久病成医”,已经摸清楚精神科大夫和护士们的套路了。

她住院时,遇到医生查房、问病情,她总能蒙混过关,让医生觉得自己病情好转。

“我都有经验了,面对大夫和护士一定不能说自己没病,而要说现在终于认识到自己之前有什么问题。总之医生想听什么,我就编什么。”

凭借出色的“演技”,小虹住院时还当上了医生、护士的小助手,帮忙开解别的病人。“医生都被我忽悠了,以为我病好了”,小虹得以顺利出院。

但小虹心知肚明,她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而且她对精神科大夫认可度大大下降,“那些大夫治不好我的”,她对未来很绝望。

面诊时,我明确告诉小虹,在我们看来,她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她并没出现过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情绪愉悦兴奋、自负自大)。

她曾大发脾气、情绪失控,一方面是父母给她带来过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她内心非常压抑,强烈的负性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肯定会爆发,这是激越状态。

另一方面,当时她住院是被父母“骗”去的,她非常愤怒,情绪自然更加激动。当然,她父母当时也真是没有办法了,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至于她休学前为什么曾出现“病理性学习成瘾”,这要通过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去寻找答案。

但这属于一种行为成瘾,也不属于轻躁狂/躁狂发作的表现。

当时,我为小虹重新修改了诊断:

如果按照主流精神医学的诊断标准,她的诊断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伴精神病性症状;强迫症;病理性学习成瘾;偏执型人格改变、强迫型人格;功能性躯体不适。

抑郁症患者在病情严重时,也会出现一定的强迫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等),所以,这不能代表小虹一定就是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

如果要下病因学诊断的话,小虹明显符合我们提出的病因学诊断——“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PTSRD)”。

当然,按照最新的ICD-11诊断标准,她完全可以被诊断为:复合型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具体原因后续再分析。

02、她的妈妈是校长,却给她带来了不少心理创伤

面诊时,小虹和父母对我的分析非常认可。

小虹生病后,他们已经去过很多大医院就诊,北京安定、北大六院都去过了,但都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他们一家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提出要接受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

我们经过评估后,也同意接诊。

一开始,小虹的康复信心还是不足。我通过高维度认知行为治疗(CBT4.0),为她深入分析的病情,让她对自己的患病根源有一定的了解。

经过我的精准化心理干预后,小虹对我们更加信任了,关键是她不再那么绝望了,她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康复的。

在这个过程中,小虹也更加愿意跟我说心里话了。

我发现她对她的母亲有强烈的负性情绪,几乎每次说起母亲时,她都气得咬牙切齿。

我问,“你觉得妈妈对你做过些啥,导致你这么讨厌她?”

她长叹一口气,说,“这一时半会怕是说不完啊,我改天写下来给您看吧!”

没想到,第二天她就递给我一张写满字的纸,标题是“写这么多会不会被老妈打死系列”,上面细细地列出了她对母亲的不满。

小虹将其对母亲的不满一一写下来

虽然我料到她父母肯定对她造成了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但我没想到,小虹在外显记忆层面就能列出来那么、那么多!

从表面来看,小虹的原生家庭条件挺不错,妈妈是小学校长,爸爸是公务员,收入非常稳定,也很有社会地位。

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里的真实生活,谁过谁知道。小虹在成长过程中并不幸福!

小虹的妈妈是个急性子,做起事来风风火火,说起话来像放连珠炮。

而爸爸的工作繁忙,加上妈妈在家很强势,所以他在家干脆当“隐身人”,基本不管事,也不爱说话。

在家庭中,小虹妈妈就是老大,她认为只有她的想法是对的,拒绝接受别人的意见,也不顾别人感受。

对于小虹的意见,小虹妈妈几乎从来没有认真倾听过,只会反驳和指责。

有一次,小虹小心翼翼地跟妈妈提建议,“妈,你这盐好像放多了。”

小虹妈妈马上就变脸了,开始暴躁输出,“我每天好吃好喝地供着你,你还挑三拣四......”

而且小虹妈妈很容易焦虑、唠叨、抱怨,这对小虹带来了不少的心理伤害。

“我妈总是跟我吐槽各种破事,我知道她想诉苦,但我太小了,根本帮不了她,只会觉得自己很无能、无用,这种感觉到现在还有。”

小虹还总结了她妈的交流方式:简单、粗暴、通俗、易懂!

小虹非常希望妈妈能够放松心态,不要总是过度焦虑,每天尽量开心一点,那她也能跟着开心一点。

“简单来说,我爸沉默而严肃,我妈整天上蹿下跳,动不动就嚷嚷。”

“我的姥姥姥爷是老师,他们每个人在家里都特别正经,坐都坐得腰杆挺直,就连吃饭时聊个天儿,都像开政协会议。这家,真的太压抑了!”

很明显,小虹在家庭中遭受了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没有感受到一个家庭该有的轻松、温馨和融洽的氛围。

更扎心的是,小虹读的小学,就是她妈妈当校长的学校。“我妈就是我的校长”,对于她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值得开心和炫耀的事。

在小学6年里,她感觉自己的脑门上一直贴着“校长女儿”的标签,老师和同学都特别关注她的行为和成绩,她压力山大。

而小虹妈妈又非常铁面无私,甚至是故意表现得铁面无私。她为了表现出不偏袒自己的孩子,经常当着师生的面严厉斥责小虹。

这校长的女儿,确实一点儿都不好当。

在初中和高中,虽然妈妈不再是她的校长了,但她也经历过很多校园里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而且到了后面,她自己给自己施压,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

03、为什么她觉得自己很失败,非常压抑?

小虹与我们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后,我把她转给了创伤修复师Lucy。

她与创伤修复师Lucy第一次见面时,没有立刻进行3PT,而是先梳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Lucy发现,除了在面诊时了解的病情外,小虹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她每天都不想起床,她觉得自己太不自律了,更加自我否定;

她觉得自己戴着“假面具”生活,过得行尸走肉一般,对什么都无所谓;

她从小就非常听话,但一直过得很压抑;

只要看见高楼大厦和人群,她就会心慌,总感觉有人在监视或议论她,她有时还会出现幻听。

小虹还说起她的中学经历。她一开始上的高中是国内非常有名的中学,本科升学率很高,很多外地人争破了头都想进去读。

但这所学校以极其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著称,学习压力超级大,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简直就是“魔鬼式的训练”。

此图为AI生成

后来,小虹实在承受不住了,转去了一家较普通的中学。

在这所普通学校中,虽然小虹的学习成绩排名很高,但也没能坚持多久,很快就病情加重,休学在家了。

小虹觉得自己太失败了,像“一滩烂泥”以及扶不起的阿斗,是loser,一想到这些经历,她就非常压抑。

最后,创伤修复师Lucy决定先解决小虹总是感到压抑的问题。

她深入到小虹的内隐记忆层面发现,这背后虽然有很多学校里的心理创伤事件,但归根到底,主要还是跟她的“校长妈妈”有很大关联。

她的妈妈虽然学历高、有能力,但是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事业有成、或者高学历的父母都容易踩这个坑。

小虹的妈妈到底对女儿做了什么事?对女儿具体造成了什么影响?

下一篇案例文章中,我们会正式开启小虹的3PT之旅,进入她的内隐记忆层面,精准、深入而高效地揭晓答案!解决问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妈妈是校长,为何教不好女儿?她患有4种精神障碍,高中5年还在读高二,还扬言高考后就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