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岁的大学生玲玲是奶茶和碳酸饮料的忠实爱好者,几乎每天都要喝上两三杯。她总觉得年轻就是资本,对 “少喝含糖饮料” 的劝告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玲玲咬苹果时突然感到一阵尖锐的疼痛,照镜子发现门牙上出现了小黑点,冷热酸甜的食物一入口,牙齿就隐隐作痛。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发现她的牙釉质严重脱矿,多颗牙齿出现不同程度的龋坏。原来,玲玲长期摄入的高糖饮料,为口腔细菌提供了大量养分,细菌分解糖分产生的酸性物质持续侵蚀牙釉质,久而久之,牙齿变得脆弱不堪。医生警告,如果继续保持这种饮食习惯,龋齿可能进一步发展,甚至引发牙髓炎。
01
饮料中哪些成分会破坏牙齿?
不少人偏爱饮料带来的独特口感,但其中一些成分却在悄悄损害牙齿健康。
1.糖分
可乐、奶茶、果汁饮料等含糖饮品,为口腔中的细菌提供了 “养料”。细菌分解糖分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当口腔 pH 值低于 5.5 时,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就会被酸溶解,逐渐形成龋洞,引发龋齿。
2.酸性物质
碳酸饮料中的碳酸、果汁饮料中的柠檬酸、苹果酸,以及运动饮料中的电解质代谢后产生的酸性环境,都会直接侵蚀牙釉质,使牙齿表面脱矿、变薄,变得脆弱敏感,出现牙齿酸痛、颜色发黄等问题。
3.色素、添加剂
部分饮料为延长保质期或改善口感,会添加磷酸、苯甲酸等酸性添加剂,进一步加重酸蚀;人工色素则容易附着在脱矿的牙齿表面,导致牙齿变色,影响美观。为了牙齿健康,建议减少高糖、高酸饮料摄入,喝完及时用清水漱口。
02
这些饮料最伤牙,尽量少喝!
1.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如可乐、雪碧,兼具高糖与高酸特性。糖分在口腔内被细菌分解产酸,酸性物质又直接侵蚀牙釉质,双重作用下,长期饮用极易导致牙齿脱矿,引发龋齿问题。
2. 果汁
果汁,尤其是浓缩果汁和柠檬水,其中天然果糖为细菌滋生提供温床,柠檬酸、苹果酸等酸性成分会攻击牙釉质。值得注意的是,鲜榨果汁也并非完全健康,由于缺乏过滤,其含糖量往往比可乐更高,大量饮用同样会威胁牙齿健康。
3.运动饮料
运动饮料和能量饮料常被用于运动后补充电解质,但它们的含糖量也十分惊人且酸性较强。研究表明,运动员蛀牙率偏高,部分原因就是长期依赖这类饮料。这些饮品中的酸性物质会破坏牙釉质,高糖成分则加剧牙齿受损风险。
4.含糖咖啡、奶茶
咖啡本身呈酸性,加糖后更利于细菌产酸腐蚀牙齿;奶茶不仅糖分超标,其中珍珠等配料富含淀粉,易附着在牙齿表面,被细菌分解发酵后,会加速蛀牙进程。
5.酒精类饮料
酒精会抑制唾液分泌,而唾液是保护牙齿的天然屏障,唾液减少意味着牙齿失去缓冲与清洁能力。含糖鸡尾酒,如莫吉托,更是将酒精危害与糖分侵蚀叠加。为保护牙齿健康,建议尽量减少这些饮料的摄入。
03
日常如何保护牙齿?
除了少喝饮料外,下面这些保护牙齿的方法同样很重要:
1.科学清洁
每天早晚使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 45 度角,轻柔震颤刷动,每个牙面刷 10 次以上,确保牙缝、牙龈沟等部位清洁到位,同时搭配牙线,清除牙刷难以触及的食物残渣,预防龋齿和牙周炎。饭后建议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减少口腔酸性环境对牙齿的侵蚀。
2.饮食方面
应控制高糖、高酸食物及饮料的摄入,它们易被口腔细菌分解产酸,腐蚀牙釉质。多食用富含钙、磷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绿叶蔬菜,有助于增强牙齿硬度。此外,避免用牙齿咬硬物,如坚果壳、螃蟹腿,防止牙釉质损伤。
3.定期检查
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便于及时发现龋齿、牙结石等问题,尽早干预治疗。同时,戒烟限酒,减少烟草、酒精对牙齿和牙龈的刺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全方位守护牙齿健康。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吴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