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埃隆·马斯克的‘基因定制婴儿’引发热议。
根据公开资料,他的第13个孩子通过胚胎全基因组测序和CRISPR技术筛选,不仅规避了7000多种遗传病风险,甚至可能涉及抗辐射基因编辑。
这让人不禁思考:传统试管技术会被淘汰吗?
定制婴儿是试管婴儿的未来研究的‘升级版’。传统试管技术通过体外受精解决生育障碍,而基因编辑则是在胚胎阶段研究如何精准修改DNA,例如智商、肌肉密度等性状。
但两者并非取代关系——试管仍是基础,基因编辑是未来可能的理想化进阶工具。
目前第三代试管技术(PGT)成功率已达60%,而基因编辑费用据说高达25万美元/次,且面临极大伦理争议。更重要的是,全球的绝大部分国家不被允许。
技术飞跃背后是伦理的深渊,基因剪刀虽强大,但可能触发未知的风险。
其次,定制婴儿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
更关键的是,基因编辑可能引入未知突变,而人类对复杂性状的调控仍不成熟。
IVF仍是解决不孕的手段,而基因编辑还在探索的路上。
技术应该服务于疾病预防,而非制造‘完美人类’。
如果是你,将来条件如果许可,会为孩子选择‘优化基因’吗?评论区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