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焦作“三重防线”守护职业健康

凌晨2时,在灌装线的轰鸣声中,操作工小李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这已是本周他上的第4个夜班。当生产订单的催促电话再次响起,小李几乎要将电话砸向流水线……这一幕,曾是焦作市一些制造业劳动者司空见惯的工作片段。

然而,随着2025年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所(以下简称职防所)创新构建的“心理、知识和监测诊断能力建设”职业健康“三重防线”的全面落地,当地的职业健康治理正经历一场从“被动救治”到“主动守护”、从“单一生理防护”到“身心全方面关怀”的深刻变革。

心理防线:一条热线架起“心”桥

“以前看心理门诊得排队半个月,现在就像开通了就诊‘绿色通道’!”机械厂切割工人张师傅的这句朴实话语,道出了当前焦作市在提升职业心理健康服务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心理转介机制是焦作市在心理健康建设方面医防融合的创新之举。”职防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职防所职业健康心理热线已累计接通40余次,已为20余名劳动者纾解职业倦怠、环境困扰等问题,已有2名重度焦虑患者通过该机制获得及时治疗,实现劳动者从“无处倾诉”到“有处可依”的转变。

知识防线:让健康理念“飞入”车间

“客户骂我时,手发抖怎么办?”“如何应对客户的负面情绪传染?”“作为新人总怕犯错,心理负担重怎么调节……”在讲座设置的开放式答疑环节,面对工人们抛出的问题,心理专家以“情绪隔离三步走”“容错成长思维”等实用技巧一一回应。

在抢答环节,奖品减压握力球被争相传递。“学知识赢礼物,这活动真实在!”工人老陈笑着说。

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职防所响应省级动员部署,选派1名公共卫生医师参加省级巡讲组并担任联络员,围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主题“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赴洛阳、三门峡、济源开展多场职业心理健康知识巡讲;选派职防所医师张同春、李珍妮、马梦利3人和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姜琳琳、孙刚2人组成专家团队,在焦作市10个县(区)组织开展职业健康知识巡讲暨“五进”活动,累计开展11场,覆盖人群超3000人。

与此同时,职防所还设计印发了5000册《职业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内容涵盖失眠应对、职场心理调节等实用知识,免费发放至焦作市重点企业、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等。

在一家电子厂,工人们告诉记者:“这个小册子就放在车间休息室,遇到问题翻一翻,很管用。”

走进职防所设置的心理咨询区,记者的第一感受是“专业”。15平方米的独立咨询室配备了隔音门窗和可调节音乐放松椅,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沙盘治疗室里各种道具一应俱全。“我们严格按照《精神卫生法》和《心理咨询服务规范》进行建设。”工作人员介绍道,这套标准化设施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也为医防协同提供了硬件支撑。

保障防线:为劳动者权益“硬核”护航

职业健康防线既要解“心结”,更需守“底线”。2024年的一次例行监测中,职防所噪声监测仪在某机械加工车间警报骤响。调查发现,工人王师傅20年来因“嫌耳塞影响听设备异响”未佩戴防护耳塞,听力已严重受损。

职防所当即开出“健康良方”:加装隔音罩、优化设备维护,并推动全市244家重点企业降噪整改,从源头扼杀隐患。

在权益保障层面,诊断组的主动作为同样令人动容。2023年,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老周因无法证明职业病与企业关联而陷入困境。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预防控制科职业病诊断组立即成立调查小组,深入企业调查取证,最终用影像资料和负责人证言还原真相。

最终,诊断组现场出具的真实调查资料得到企业认可,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老周捧着诊断书哽咽着说:“感谢国家给我们撑腰!”

从心理热线的温情接线到车间巡讲的欢声笑语,从监测仪器的精准预警到诊断调查的严谨公正,焦作市的职业健康“三重防线”正在织就一张覆盖劳动者身心健康的立体网络。未来,焦作市将持续优化机制,让“体面劳动、健康工作”成为每一位劳动者的真实获得感,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地方智慧。通讯员 马梦利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焦作“三重防线”守护职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