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看心血管的曲家珍医生,房性早搏是啥?心脏“抢拍”而已!
房性早搏(简称“房早”),就是心脏的“其他房间”(心房)突然抢着发指令,导致心跳提前跳了一下,随后停顿一下。
这种感觉可能像“心突然漏跳一拍”,或者胸口“咯噔”一下,但很多人完全没感觉,只是体检时偶然发现。
大多数房早不用治!记住这3句话
1.“偶尔抢拍别紧张” 如果房早只是偶尔出现(比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里只有几十次),且没有不舒服,通常不需要治疗。很多健康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可能出现,熬夜、喝咖啡、压力大时更常见。
2.“频繁早搏要查原因” 如果房早特别频繁(比如每天几千次),或者伴随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建议进一步检查。可能是心脏本身的问题(如心肌炎、甲亢、高血压),也可能是长期疲劳、焦虑导致的。
3.“有基础病的人要警惕” 如果本身有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肺病等,房早可能是心脏负担加重的信号,需要医生综合评估。
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
1.症状明显影响生活:比如频繁心慌、失眠、乏力,医生可能开一些调节心率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
2.合并其他心脏病:如果房早是其他心脏疾病的表现(如房颤前期),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3.早搏数量极多:极少数情况下,房早可能增加未来房颤风险,需长期监测或射频消融手术(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记住这3招,“稳住节奏”
1.少刺激:戒咖啡、浓茶、烟酒,少吃辛辣食物。
2.稳情绪:焦虑、熬夜、压力大是房早的“催化剂”,试试深呼吸、瑜伽或冥想。
3.查基础病:控制好血压、血糖、甲亢等问题,定期复查心电图。
无症状+偶尔早搏:调整生活方式,不用吃药,每年复查即可。
有症状或早搏多: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排除潜在疾病。
别自己吓自己:房早不是心梗、猝死的信号,别乱搜网上的“心脏病警告”,本来没多大的事,乱吃药反而给自己吃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