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守仁心学苑提醒,容易抑郁的人都有这1种前兆——

191-3715-3136

生活中的情绪异常信号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点点小事就感到莫名的烦躁:

搭公车时闻到了一股不喜欢的味道,内心突然升起无名火,每一秒都感到异常难熬;

吃饭时听到别人吧唧嘴的声音,就会觉得很刺耳,抑制不住地暴躁,浑身不得劲;

衣服穿着有点不舒服,就会整天都想着、盯着这一个小地方,情绪无法平静下来;

在房间里坐着,突然觉得光有点刺眼,就会感到难以忍受,恨不得立刻把灯换掉;

就连过马路等红绿灯的那几秒钟,都会觉得焦躁不安......

部分有过类似经历的人,甚至还会不断陷入自我怀疑:“明明只是发生了一件别人都觉得无关紧要的事,但为什么自己就是这么难受呢?”

“是我太过矫情,小题大做了吗?”

“别人也经常说我反应过度,但我就是控制不了,该怎么办?”

其实,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并不是你矫情,而是你可能 “感官过载” 了,这或许也是容易抑郁的人都有的一种前兆。

166-0380-3883

“感官过载”:情绪背后的心理密码

(一)认识感官过载

在心理学中,“感官过载”(Sensory overload)是指某个或多个感官,在接受过多或过强的刺激时,导致身体和大脑不适的现象。

简单来说,就像我们的大脑是一台计算机,而感官则是输入设备,当输入的信息过多、过杂,超出了大脑这个 “CPU” 的处理能力时,就会出现 “死机” 或 “卡顿” 的情况,进而引发身体和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

(二)感官过载的表现

1.反射神经敏感

当遭遇感官过载时,多种刺激同时向我们的大脑传递信息,这可能会导致神经元的过度活动,从而增加我们感知刺激的敏感度。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候你只是轻轻地拍了一下朋友的肩膀,对方却像受到了很大的惊吓一样,反应非常激烈。

其实,这很可能就是因为他正处于感官过载的状态,对外界的刺激格外敏感。

2.对周边事物不耐烦或情绪化

感官过载时,我们的负面情绪会变得比平时更难控制,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就变得不耐烦、烦躁,甚至大发雷霆。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之前在赶毕业论文的时候,压力特别大,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

有一天,家人只是好心地问了我一句 “饭做好了,吃不吃”,我却突然就爆发了,对他们大声怒吼,事后我也很后悔,但当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这就是感官过载导致的情绪失控,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就伤害了身边的人。

3.身体疲乏和头痛,睡眠障碍

长时间处于感官过载的状态,会让我们的身体在短时间内过度紧张,从而进入 “战斗” 或 “逃跑” 的状态。

这会瞬间增加我们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的分泌,让我们的身体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无法放松。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他对声音特别敏感,有一次晚上睡觉的时候,水龙头一直滴答滴答地滴水,就这么一点细微的声音,却让他整晚都睡不着觉。

第二天起来,他不仅头痛欲裂,还感觉浑身疲惫不堪,一整天都没有精神。

这种因为感官过载而导致的睡眠障碍,会进一步加重我们身体的疲劳和不适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4.不断产生压力和紧张感,意识混乱或难以专注

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感官系统不再正常工作时,就会开始感到不安和担忧,这种情绪会进一步加剧我们的心理压力。

而且,感官过载还会影响我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过程,让我们难以集中精力去完成日常的任务。

比如,你本来打算好好看一本书,但周围的环境却很嘈杂,各种声音不断地传入你的耳朵,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很难静下心来,脑子里乱糟糟的,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书上写了什么。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让我们感觉生活失去了秩序,整个人都变得越来越焦虑。

135-2304-3854

哪些人更容易 “中招”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感官过载已经不再是个别人的专利,它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情绪杀手”,随时可能对我们发动袭击。

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更容易成为它的 “目标”。

(一)焦虑症人群

与一般人相比,焦虑症患者的大脑神经系统对声、光等外界刺激更加敏感,外界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胆战心惊。

这是因为他们的生存防御机制容易被打开,很容易进入随时随地高度警觉的应激状态。

就像一只受惊的小鹿,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危险,对任何细微的动静都反应强烈。

比如,哪怕是轻微的关门声,都可能让他们心跳加速,坐立不安。

这种过度的敏感,使得他们的大脑需要不断地处理这些外界刺激,从而更容易出现感官过载的情况。

(二)高敏感人群

“高敏感体质”,在学术界也被称为感觉加工敏感。

通俗来讲,他们是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特别发达的人群。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性较强,相对于没有高敏感特质的人,他们能够对物理、社会和情感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并且拥有更强大的洞察力与觉察能力,也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出现感官过载。

他们就像一台高精度的仪器,能够捕捉到周围环境中最细微的变化,无论是他人情绪的微妙波动,还是环境中一丝不易察觉的气味,都逃不过他们的感知。

然而,这种强大的感知能力也让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当外界信息过多时,他们的大脑就会像超载的货车,不堪重负,进而出现感官过载的症状。

(三)其他人群

除了焦虑症患者和高敏感人群,那些工作压力过大、疲劳过度,以及长时间处于嘈杂或闷热环境中的人,也更容易出现感官过载的情况。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很多人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长时间的加班熬夜,不仅消耗了他们的体力,也让他们的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会下降,一点点外界的刺激,都可能成为压垮他们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感官过载。

而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比如工厂车间、热闹的集市,或者闷热的空间里,如没有空调的房间、拥挤的公交车,过多的噪音、闷热的空气等外界刺激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感官,也会让我们的大脑不堪重负,出现感官过载的现象。

当感官过载敲响警钟,我们如何应对

当感官过载的警钟敲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应积极采取行动,学会与这些情绪信号和谐共处,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应对方法,希望能帮助你在面对感官过载时,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一)自我觉察与暂停

如果你已经出现感官过载的症状,不妨先暂停手中的事情,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最近是否接受了过多来自外界的信息,超过了个人能处理的范围?

比如,是不是连续几天都在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或是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处理工作,又或是身处一个嘈杂、混乱的环境中?

只有先识别出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二)生活中的调节方法

1.环境调整

当你感觉周围的感官刺激过多,让你快要喘不过气来时,不妨及时更换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刺激源。

比如,如果你在办公室里感到烦躁不安,可以去楼下的花园里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听听鸟儿的歌声,让大自然的宁静治愈你的心灵;

通过改变环境,我们可以让大脑从过度的刺激中解脱出来,重新恢复平静。

2.时间管理与休息

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任务过度紧凑,给大脑和身体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你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日程表,将工作、学习和休息时间合理分配,每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就给自己安排 10-15 分钟的休息时间,活动一下身体,喝杯水,放松一下眼睛和大脑。

此外,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至关重要的,睡眠是身体和大脑修复的重要时间,只有休息好了,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3.放松技巧

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帮助缓解身体和心理的紧张。

冥想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每天花 10-15 分钟的时间,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或一个特定的意象,排除杂念,让大脑得到深度的放松。

写在最后

感官过载虽不是抑郁症的直接诊断标准,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前兆信号。

它提醒着我们,情绪的细微变化值得被关注,心理健康需要我们用心呵护。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让我们都多留一份心,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珍视每一个情绪信号。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在经历感官过载的困扰,不要犹豫,及时调整,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愿我们都能在心灵的旅途中,保持敏锐的觉察,收获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守仁心学苑提醒,容易抑郁的人都有这1种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