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孩子总是和自己对着干。其实,这往往是因为你的爱里,缺少了一些关键的东西。
第一样东西是尊重。
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可很多家长总喜欢以“为孩子好”的名义,强行把自己的意愿施加给孩子。比如,孩子喜欢画画,你却非要让他去学钢琴;孩子想穿自己喜欢的衣服,你却不许,说那样不好看。你从不尊重孩子的选择,总是打着爱的旗号去控制孩子,孩子当然会反抗。他们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渴望自由,所以才会用尖利的嘴巴去啄那个束缚他们的笼子。
第二样东西是理解。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简单的批评和指责。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心情低落,你却劈头盖脸地一顿骂:“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根本理解不了孩子的伤心和难过,这样的爱只会让孩子觉得更无助,他们就会用对抗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脆弱的心。
第三样东西是有效的沟通。
有些家长和孩子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要么就是家长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要么就是孩子沉默以对。你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也不明白你的想法。有效的沟通应该是平等的,像朋友一样坐下来,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坦诚地表达你的观点。没有这样的沟通,爱就成了一种单向的付出,孩子接收不到,自然就会用对抗来表达他们的不满。
第四样东西是陪伴。
现在家长们都很忙,忙工作、忙社交,却忽略了陪伴孩子。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需要你的浇灌和呵护才能茁壮成长。如果你总是缺席孩子的成长过程,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在你的心里,他们并不重要。这种爱的缺失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他们就会通过和你对抗来引起你的注意,试图让你多关注他们一些。
作为家长,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不是一种简单的付出,而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理解他们的感受,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予他们足够的陪伴。只有这样,我们的爱才能真正被孩子所接受,孩子才不会总是和我们对抗。
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让爱不再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而是他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