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控制与慢病管理】运用中西协同手段,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您量身定制体重管理方案。当您开始记录步数、舌苔、饮食时,改变已在悄然发生——这就是慢病管理的力量。
指导专家
本期作者
病案回顾
美女士(化名)因妊娠期间血糖升高后,血糖一直控制不佳,体重飙升,身高155cm的她,体重达62公斤。开始四处寻求帮助,尝试各种方法。运动计划也因为各种忙碌和疲惫屡屡中断。
糖尿病慢病管理团队的一次健康讲座上,黄皓月副主任医师详细讲解了高血糖与肥胖之间的紧密联系,及科学减重对于改善病情的重要性。
课后她主动加入糖尿病慢病管理门诊团队,接受系统的慢病管理。黄皓月副主任医师和范英主管护师为其量身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饮食方面,通过精准计算每日热量摄入,构建科学营养体系,将健康理念融入每一餐的食材搭配;运动管理上,将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有机结合,循序渐进融入日常生活。她从初期肌肉酸痛的艰难坚持,到逐步适应后的身心轻盈,每一步都见证着汗水与坚持的力量。同时,团队医护人员依据二十四节气变化,结合她的体质特点,运用中药汤剂进行调理。
规律合理的饮食、适度合适的运动,奇迹悄然降临,体重逐步下降,直至49kg。血糖也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0%~6.7%。她至今未服用任何降糖西药,仍能保持血糖水平的持续稳定和良好控制。美女士(化名)在我们年终病友会分享自我管理心得时说道:“遵医嘱做好自我管理不仅是体重数字的变化,更是身体状态的全面焕新。曾经亮起健康指标红灯渐渐恢复正常,是坚持及自律的最好回报。”
图1、2:以志愿者身份,带领糖友做运动
每一次运动,每一顿营养均衡的饮食,都成了她健康人生的坚实步伐,只要怀揣坚定决心,用科学健康的方式管理生活,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蜕变传奇,拥抱健康与美好。美女士(化名)不仅自己坚持做好自我管理,还报名慢病管理中心同路人驿站的志愿者,带着糖友一起运动,将健康理念传递。
需引起关注:
肥胖、糖尿病之间会形成恶性循环?
肥胖促使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高血糖状态抑制脂肪分解,并持续刺激脂肪合成,促进肥胖的发生,和加剧胰岛素抵抗,使胰岛功能持续衰退。从而形成“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糖”的不良循环。
减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并增强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进而有效地控制血糖。
如何缓解这一循环,中医药有小技巧
糖尿病慢病中医管理方案
中药调理,内调外养——中药在慢病管理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的中医专家会依据您的状况,精心调配专属的中药方剂。
饮食管理,科学搭配——在饮食上,医护团队为您定制个性化专属处方。让您在控糖的情况下满足味蕾,做到“吃的健康”。
运动加持,身心同调——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能强身健体,还能调节气血运行。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同时,可适当进行抗阻运动,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特色疗法,保驾护航——火龙罐集推拿、刮痧、艾灸于一体,以独特的手法在经络上进行熨、烫、游走。温热的罐体,温通经络、散寒除湿。
图3、4:在年终分享会上,医护团队为美女士颁发“运动达人”奖状
广东省中医院糖尿病慢病管理团队
糖尿病慢病管理团队由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专科组建。内分泌科作为广东省中医药局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在糖尿病、肥胖等多种代谢病的慢病与体重管理领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鲜明学术特色。
该团队亦在糖尿病慢病管理深耕十余年。在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团队积累了深厚经验,为患者提供饮食、运动、药物、健康教育、中医调理等全方位个体化综合管理方案。不仅如此,团队还为患者建立长期跟踪档案,制定随访计划,定期举办疾病知识讲座与糖友活动,致力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助力血糖快速达标,有效减少并发症,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体重管理领域,结合岭南地区多湿多热的地域特点,团队紧跟中医湿病领域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深入开展湿证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病的研究。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慢病管理中心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慢病管理中心成立于2009年,是全国首个中医慢病管理中心,坐落于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8楼,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与慢病管理的先进理念,以多学科合作的团队出诊模式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系列服务,包括药物、营养、运动、心理、中医养生等多维度手段,“一次就诊,终身随访”,通过健康宣教,促进自我管理,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以独特的中医优势和诊疗模式,深受慢性疾病患者的好评。中心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成为国内著名的中医慢病管理培训基地。
初审 | 卢悦明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