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心灵疗愈站丨呵护成长 从“心”开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识

近年来,中小学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明显上升。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心理健康和个人特质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各类心理障碍及疾病不仅有碍于儿少的健康成长,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因此,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01

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儿童处于心理健康快速发展时期,概括起来讲,生物、心理、社会、环境这些因素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情感、行为和发育方面的障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抑郁障碍

表现为长期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疲惫感以及自我评价低。

(2)焦虑障碍

包括分离焦虑、社交焦虑等,表现为过度的担忧、紧张、回避行为等。

(3)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DHD)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和多动,影响学习和社交功能。

(4)抽动障碍

表现为重复的、不自主的动作或声音抽动,往往伴有焦虑或压力。

(5)孤独症谱系障碍

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

家长由于对于心理疾病的不了解,很难意识到孩子究竟怎么了。“小小年纪怎么会抑郁?”、“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脆弱”。这样的想法背后是因为大部分家长不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正是家长们对精神心理疾病知识的缺乏,这才在无意之中,把孩子推向危险的边缘。

02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1)保持良好开放的沟通

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让他们知道可以随时向您倾诉心声。可以问他们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并且要认真倾听,让他们感受到您无条件的理解与支持。

(2)关注孩子睡眠质量

良好的睡眠是心理健康的基石。确保孩子每晚能拥有8到10小时的优质睡眠,这不仅能让他们精神焕发,更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3)鼓励建立高质量友谊

朋友在青春期扮演着重要角色。鼓励孩子与积极向上的同伴交往,参与集体活动,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让他们在友情中找到力量和支持。

(4)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帮助孩子找到学习与娱乐之间的平衡。在繁忙的课业中,不妨带他们参加一些他们喜欢的活动,如绘画、音乐或运动,让他们在快乐中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乐趣。

WHO在《促进健康的体育活动全球建议》中提出,为了减儿童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建议5—17岁的儿童应每周进行3次以上至少60分钟的中等强度到剧烈强度的体育活动。

在全社会共同关注儿少心理健康的工作中,科学的体育运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儿少心理问题的症状,还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肺功能,助力孩子茁壮成长

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容

宛如璀璨星辰

照亮了我们的世界

这无疑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从日常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耐心倾听开始,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安全感与关爱的温馨环境,使孩子们拥有一个无忧无虑、充满欢笑的美好童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心灵疗愈站丨呵护成长 从“心”开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