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颗枣,百岁不显老。”红枣在咱们老百姓心里,那可是滋补的“扛把子”,炖汤、泡茶、煮粥,哪哪儿都少不了它。可您知道吗?这红枣要是吃不对,非但补不进去,还可能生痰又生湿,越吃身子越沉!今儿二丫就跟您唠唠,这红枣到底该怎么吃才不踩坑。
一、红枣是好东西,但吃错反伤身
红枣补血不假,但痰湿体质要当心
中医讲红枣性甘温,归脾胃经,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神农本草经》里夸它“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但您要是舌苔厚腻、嗓子老有痰、大便黏马桶,那可就得掂量掂量了。
这类痰湿体质的人,本身脾胃运化就差,红枣的滋腻劲儿一上来,反而会助湿生痰,好比往沼泽地里倒糖水——越倒越黏糊。
含糖高,湿热体质少碰
每100克红枣含糖量能到60克以上,甜腻易生湿。
高糖饮食会加重炎症反应,湿热体质的人(比如脸上爱冒油、口苦口干)多吃,容易火上浇油。
二、这些吃法最生痰湿,您中招没?
空腹干嚼红枣当零食
红枣皮纤维粗硬,空腹吃难消化,脾胃弱的人容易积滞生湿。古人早就说过:“甘令人中满”,甜食吃多了,肚子胀满,湿气自然排不出去。
红枣配寒凉食物
有人爱用红枣搭绿豆、螃蟹,觉得能“平衡寒热”,其实大错特错!红枣温补,遇上寒凉之物,脾胃就得一边“加热”一边“制冷”,折腾久了反而湿浊内停。
煮粥炖汤一把抓
红枣和糯米、银耳这类黏腻食材一起炖,看似养生,实则雪上加霜。《饮食须知》里提过:“枣与葱、鱼同食,令人五脏不和”,其实讲的也是搭配不当反伤身的道理。
三、这样吃红枣,补血不生湿
搭配“开路先锋”:陈皮、生姜
中医讲究“补而不滞”,煮红枣时加几片陈皮或生姜,既能化解滋腻,又能助脾胃运化。老话说的“姜枣茶”就是这个理儿——生姜的辛散把红枣的湿气往外带,补血还不留邪。
蒸晒后再吃,减轻滋腻
干枣蒸过再晒,甜味更柔和,燥性也减弱。清代《随息居饮食谱》就推荐过:“蒸露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蒸制后的红枣更易吸收,适合老人小孩。
控制量,一天别超5颗
再好的东西也过犹不及。痰湿重的朋友,每天3颗枣顶天了,而且最好上午吃,借阳气助力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