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持续攀升,空调的广泛使用导致空调病高发,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诸多困扰。然而,药茶却能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中,肌肤受冷、毛孔紧闭,导致体内湿气积聚、气血不畅。而药茶中的多种草药成分,如薄荷、金银花、菊花等,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功效。薄荷能清凉解表,缓解因空调冷气刺激而引起的头痛、鼻塞等症状;金银花可清热解毒,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外界病菌的侵袭;菊花则能清肝明目,减轻因长时间用眼和空调环境导致的眼疲劳。
将这些草药搭配煮成药茶,饮用后能使身体微微发汗,促进血液循环,驱散体内湿气,让肌肤得以舒缓,从而有效预防和缓解空调病带来的不适。在夏季,不妨多准备一些药茶,让它成为守护我们健康的贴心伙伴,轻松应对空调病的困扰。
空调病其实就是由于空气干燥造成的疾病。夏天,在空调器制冷,给人们带来凉爽空气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使室内的空气变得越来越干燥。
长期在这种干燥的空气里,首先是我们的眼睛干涩、嘴唇干,这不难理解;其次就是我们的皮肤由于穿衣较少,大部分裸露在这种干燥的空气里,即使不出汗,也会散失大量的水分;再就是我们呼吸时,吸入的是干燥的空气,呼出的几乎是饱和的湿气,这样,散失的水分会更多,这种情况时间一长,我们的鼻黏膜、气管黏膜就会变干,严重时会发生干裂,感冒等病毒就会乘虚而入,直接到血液,这样引发感冒、咳漱是在所难免的。
因此,在空调器制冷的房间内,由于空气干燥,出现鼻塞、眼睛干涩、嘴唇干、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易起皱、关节痛、肌肉痛等“空调病”症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这都是人体组织脱水引起的,影响了组织养分和废物的正常运转,造成的各组织的功能衰落。
空调病的主要症状因各人的适应能力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表现为畏冷不适、疲乏无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头痛、腰痛,严重的还可引起口眼歪斜,原因是耳部局部组织血管神经机能发生紊乱,使位于茎乳孔部的小动脉痉挛,引起面部神经原发性缺血,继之静脉充血、水肿,水肿又压迫面神经,患侧口角歪斜。
易患人群
一般地说,易患空调病的主要是老人、儿童和妇女。老人、儿童是由于身体抵抗力低下,而妇女是由于衣着单薄,又袒胸露臂。
那么,空调病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呢?
中医药茶缓解空调病
香薷茶:炒白扁豆、厚朴、生姜各25g,香薷50g。将前三味药用3000ml水浸泡30分钟左右,微沸10分钟,放入香薷搅拌,再沸2分钟,当茶饮。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阴暑。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本方治证由夏月乘凉饮冷、感受寒湿所致。
银翘散茶:连翘、金银花、芦根各30g;苦桔梗、淡竹叶、牛蒡子各18g;生甘草、淡豆豉各15g;荆芥穗、薄荷各12g。将前8味药用6000ml水浸泡30分钟左右,微沸10分钟,放入后二者搅拌,再沸2分钟,当茶饮。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桑菊饮茶:桑叶、连翘、芦根各15g;菊花、杏仁、苦桔梗、生甘草、薄荷各10g。将前7味药用3000ml水浸泡30分钟左右,微沸10分钟,放入薄荷搅拌,再沸2分钟,当茶饮。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人参败毒饮茶: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各15g。将前11味药用5000ml水浸泡30分钟左右,微沸15分钟,放入薄荷搅拌,再沸2分钟,当茶饮。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藿香正气散茶:大腹皮、白芷、紫苏、生姜、茯苓、大枣各15g;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各30g;藿香45g;甘草40g。将上述药用8000ml水浸泡60分钟左右,微沸30分钟,当茶饮。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