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在防治痢疾方面具有一定功效。食用大蒜防治痢疾可这样进行:首先,将大蒜去皮洗净,可切成片状或蒜末状。日常饮食中,可在炒菜时加入适量大蒜,比如炒菜快出锅时撒上蒜末,利用高温激发其有效成分,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有助于预防痢疾等肠道疾病。也可以将大蒜捣成泥状,用温开水冲服,这样能让大蒜中的大蒜素更好地被人体吸收。一般每天可食用 2 - 3 瓣大蒜,坚持一段时间,对痢疾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大蒜性温,肠胃虚弱者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起不适。总之,合理食用大蒜对防治痢疾有一定益处,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出现痢疾症状,应及时就医。
唐代孙思邈用大蒜治疗泄泻暴痢,明代李时珍则用大蒜治疗霍乱和冷痢。古人还主张将大蒜作为旅游时必备的药物。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大蒜具有广谱抗菌能力,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炭疽杆菌、副伤寒杆菌、霉菌等均有杀灭作用,人们称大蒜为“地里长出的青霉素”。此外,马齿苋、荠菜和苦菜等均具有防治痢疾的作用。
下面介绍3个治疗痢疾的验方:
1.将大蒜30克去皮,新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洗净切碎,然后煮汁去渣,再加入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温热服用,具有清热止痢作用,适用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
2.紫皮大蒜50克,将蒜捣碎后浸于100毫升温开水中两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加入少许糖即可。每次服20~30毫升,每4~6小时1次,直至症状减轻。
3.川黄连40克,水煎服,每次服20毫升。每4小时1次,直至症状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