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患者的饮食需要特别注意,以帮助控制病情、促进康复。
首先,应控制盐的摄入,每日盐量不宜超过 5 克,避免过多钠离子加重心脏负担,可减少水肿等症状。
其次,要减少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如动物油脂、油炸食品等,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
再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很重要,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避免因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脏负担。
同时,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过度进食,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心脏健康有益。可少量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
另外,戒烟限酒也必不可少,酒精和烟草会刺激心脏血管,加重心肌梗塞的病情。总之,心肌梗塞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均衡、有节制,这样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身体的恢复。
心肌梗塞90%以上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较少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少数由栓塞、炎症、畸形等造成管腔狭窄闭塞,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坏死。对于心肌梗塞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四点:
1、避免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饮料,暴饮暴食会加重心肌耗氧,加重或诱发心肌梗塞。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还易引起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凝血,而诱发心肌梗塞;
2、少食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豆类、土豆、葱、蒜及过甜食物;
3、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浓茶、白酒、辣椒、可可粉、咖啡等以免心肌受到不良刺激;
4、肥胖者忌食或少食白鲢鱼、黄花鱼等助湿、壅滞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