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在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时,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具体来说:
-
确定国家秘密:机关、单位对其工作中产生的事项,需要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进行定密。即根据该事项是否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以及泄露后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来决定是否将其确定为国家秘密。
-
变更国家秘密:当国家秘密事项所依据的情况发生变化,或者因工作需要调整知悉范围时,机关、单位应当及时对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进行相应调整。
-
解除国家秘密:对于已经确定为国家秘密的事项,在其保密期限届满或符合解密条件的情况下,机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程序予以解除,并采取适当方式通知有关人员。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还要求机关、单位应建立健全定密责任人制度,明确定密责任人职责;加强保密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并定期开展保密检查,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总之,机关、单位在处理国家秘密时必须依法依规操作,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与管理规范。
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____审核批准。
A. 机关、单位主要领导
B. 分管保密工作的领导
C. 定密责任人
D. 承办人所在部门负责人
C. 定密责任人
解析
这也是一道易错题。《保密法》规定:“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定密责任人可以是机关、单位负责人,也可以是指定的定密责任人,指定的人员不必然是领导。所以最准确的说法是“定密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