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前
沿
速
递
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AD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是造成亲人相见不相识的幕后黑手,更是导致全球死亡的第五大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中国ADD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的了解有限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耿道颖教授团队在PLOS One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是世界上ADD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1990-2021年,中国ADD疾病负担增长了3倍,女性发病率和患病率整体高于男性。
高血糖、高BMI和吸烟是ADD的3大主要风险因素,其中高血糖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及全球ADD疾病负担及风险因素
研究人员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21)数据,分析了40岁及以上人群的ADD疾病负担和风险因素,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等,并利用模型预测了未来15年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趋势。
ADD疾病负担)
中国ADD疾病负担高于大多数国家,且增长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具体来说,1990-2021年,中国的ADD疾病负担增长了3倍,而全球疾病负担增长了1倍。
性别差异: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女性的ADD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高于男性。
年龄差异:ADD在80~84岁的人群中最常见,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在65~69岁之间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ADD风险因素分析)
AD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空腹血糖、高BMI和吸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高血糖是2021年中国和全球ADD的主要风险因素。
高血糖为何会损伤大脑认知障碍?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使脑内胰岛素降解酶活性受抑制,导致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积累,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特征,同时β-淀粉样蛋白沉积还可能加重脑内胰岛素缺乏与抵抗,形成恶性循环。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表现出较差的认知功能,包括定向、记忆延迟、注意力和计算区域等认知域。
氧化应激: 长期慢性高血糖影响神经突触形成,增强氧化应激反应,对脑细胞造成损伤。
炎症反应:长期高血糖会激活TLR4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因子释放,产生炎症反应,持续的炎症反应会促进神经炎症发展,造成周围神经元损伤。
血管病变:高血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狭窄和硬化,减少脑部血流量,影响神经元正常功能。若出现大血管病变引起脑动脉闭塞,可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微循环出现障碍,也会使神经元营养供应受影响,进而影响认知。
反复性低血糖:胰岛素、降糖药等的使用增加了严重低血糖的发生风险,而严重低血糖可损伤神经元,引起认知功能减退。与糖尿病相关的严重低血糖发作是进行性认知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脑结构改变: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大脑灰质和白质的结构变化,这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神经递质改变:糖尿病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如多巴胺、乙酰胆碱等,这些神经递质在认知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痴呆迹象?
虽然糖友的大脑衰老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其实这种衰老也有迹可循。当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时,建议糖友们去医院做“记忆体检”。
频繁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说过的话,语言表达困难。
出现睡眠障碍。
经常找不到钥匙、眼镜等日常生活用品。
把物品放在非常不合理的地方。
不能顺利完成做饭、打扫卫生等简单的事情。
在熟悉的地方迷路或记不清楚时间、日期等。
对原本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性格改变,有过度的猜疑、敏感、情绪波动等。
降糖药能降低痴呆风险吗?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在认知功能障碍中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尽管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项针对50岁及以上人群的临床研究表明,与无药物治疗相比,二甲双胍显著降低了痴呆的风险。也有研究报道,在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中痴呆发病率略有增加,考虑与服用二甲双胍导致维生素B12缺乏有关。
噻唑烷二酮(TZD)
TZD是否可以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尚无定论。不过有研究表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吡格列酮)通过改善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和胰岛素水平,可能对认知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GLP-1RA
胰高糖素样肽-1可通过血脑屏障,并且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在包括海马、前额叶、下丘脑、杏仁核在内的与认知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区域有表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025年4月,《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JAMA Neurol)发表的一项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研究显示,使用GLP-1RA的降糖疗法与所有病因导致的痴呆症显著减少有关。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老年痴呆?
✅ 积极控制高血糖,避免低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平稳是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基础。规范血糖管理、减少血糖波动、 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均有助于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人健康状况良好、较少伴有慢性疾病、认知功能状态完好应该设定较低的血糖控制目标(HbA1c低于7.0%~7.5%);而对于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设定较宽松的血糖控制目标(HbA1c低于8.0%~8.5%)。
✅ 定期筛查
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筛查。有焦虑抑郁、反复低血糖、不明原因跌倒、自我血糖管理困难等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应接受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神经心理学评估是目前评估认知障碍的主要手段之一;磁共振成像(MRI )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痴呆的常规检查。
✅ 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饮食控制、增加体力运动、提倡地中海饮食(如橄榄油、蔬菜、水果、鱼、海鲜和豆类等)、维持良好的生物钟节律、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比如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风险 。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预防和延缓大脑功能衰退十分重要。尤其是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率,为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
✅ 坚持学习和脑力训练
坚持学习也是一种延缓大脑衰老的方法。糖友们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某一个领域深入学习,例如绘画、摄影、声乐、钢琴、书法等。除了坚持学习,糖友们日常也可进行一些针对性训练,例如围棋、国际象棋、桥牌、数独游戏等,以此来锻炼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
✅ 重视社交
老年人社交不仅对身心健康有好处,还能够帮助维持大脑认知功能。要是缺乏社交活动,老年人就会感到孤独,也会出现大脑认知功能下降,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