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针”情守护健康 邵氏针灸传承人邵素霞妙手解疾

记者 梁露露

春末夏初,花粉、柳絮漫天飞扬,是过敏性鼻炎患者遭罪的季节,也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代表性传承人邵素霞主任最繁忙的时候之一。

“每天早上七点半,邵主任负责的针灸治疗区,就开始有患者排队‘抢床位’了,八点时15张治疗床位就满员了!”郑州市民徐先生说,他的家人多年来都是邵大夫针灸治疗的铁杆粉丝,最近他在邵大夫这儿治疗过敏性鼻炎和继发耳鸣,每天排队治疗深有感触。

“第一次针灸下来,鼻咽部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我的过敏性鼻炎20多年了,平时忙于工作一直没有重视,也没有正规治疗,春节前出现耳鸣症状并逐渐加重,近期才开始在工作的间隙来针灸治疗,两个疗程后效果出奇地好!我儿子10岁左右时,过敏性鼻炎并发哮喘,春秋换季严重时孩子上学都带着布地奈德鼻喷剂,经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来也是经邵大夫针灸治好的。如今大学快毕业了,好多年没有复发过!”

中医针灸疗法源远流长,邵素霞大夫的针灸技术,也是得到家父邵经明老先生的真传。邵经明是国内著名针灸专家、新中国针灸事业发展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奠基人、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创始人。

邵老精于针术,工于汤药,临床讲究方精穴简、理明证清、效专力宏,重视中西合璧,四诊同参,针药并用,内外兼治。邵老在行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诊治资料,闲暇之余反复研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临证经验。他研创的“三穴五针法”(即邵氏五针法)治疗哮喘更是独具匠心,以肺俞(双)、大椎,风门(双)三穴为主穴防治哮喘,不仅对哮喘急性发作期具有迅速平喘,控制发作的即刻疗效,而且在缓解期(夏秋季节)坚持2~3年的巩固治疗,可扶正固本,增强体质,达到预防、减少发作,巩固远期疗效的目的。“三穴五针法”被列为国家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并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列入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库。

邵大夫的妹妹邵素菊,是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两人共同带领的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科研团队,在临床研究中不断扩大“邵氏五针法”治疗范围,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咳嗽,以及慢性结肠炎开展了系统、规范研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并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讲课、定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以及建立数十个省内外二级工作站等形式,进一步将“邵氏针灸”继承发扬光大。

邵素霞从事中医针灸治疗,除运用“邵氏五针法”治疗咳喘、鼻炎等肺系病外,在颈肩腰腿痛、面瘫、脑卒中后遗症、失眠等方面,根据疾病不同的发病机制,辨证施治,配合拔罐或艾灸,发挥出针灸的独特作用,也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腱鞘炎,真的是让人头疼的问题。无名指根部下方,有个硬包,一按就疼,简直让人无法忍受。西医的办法要么是限制手指活动,要么就是开刀,听起来就让人害怕。幸运的是,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的邵素霞大夫中医针灸给了我希望,我每次针灸后,那个硬包都会小一点,疼痛也减轻了不少。”这位患者在社交平台的留言情真意切,而这只不过是邵大夫万千患者中的一个成功案例而已。

《黄帝内经》有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古代先贤通过观察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结合人体生理病理现象,逐渐形成了“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针灸便是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根普通的银针,在谱写生命乐谱的中医手里则能妙“针”生花;一把普通的艾绒、一根艾灸条,在熟稔辨证诊疗的中医手里也能“一灸回春”。

针灸疗法包括针法和灸法两部分。针法是指用金属制成的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提插等手法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灸法则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绒,点燃后熏熨或温熨人体穴位,通过温热效应激发经气,调整人体生理功能。

来自山东临沂42岁的秦先生,1年前因天寒涉水,出现双膝关节及小腿肌肉发凉、屈伸不利等症状,在当地经药物内服、熏洗等方法治疗症状未见改善。

2025年3月来诊,邵大夫认为其风寒湿邪入侵经络,流注关节,使经脉气血闭阻不通,诊为寒痹。治宜温经通痹,活血止痛。采用针刺配合艾箱温灸治疗。治疗2次后,膝关节疼痛及发凉感觉明显减轻,因工作问题返乡。20天后来院复诊,膝关节疼痛已不明显,仅小腿内侧偶有凉感。继续针加灸治疗,连续5次后痊愈而归。

记者在邵大夫的治疗区,看到在排队等候的患者,妇孺老弱者皆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感冒后咳嗽近1个月,活动后常有喘息气短的症状,心电图提示:房性逸搏心律。

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家人带小男孩来到这里,邵大夫用“邵氏五针法”配调整心律的穴位,针刺后加拔火罐治疗,3次治疗后咳嗽症状明显改善,剧烈活动后仍有气短。治疗一个疗程,咳嗽痊愈,偶有气短。为巩固疗效,他坚持每周2次治疗,经2个疗程治疗后,很少有气短出现。

邵素霞告诉记者,父亲从医80余载,把孙思邈的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当作座右铭。他常讲:“作为一名医生,要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视病人如亲人,老者如父母,同年如兄妹,儿童如子女,同情他们、关怀他们。”邵素霞在行医的路上,一直在践行着父亲的教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针”情守护健康 邵氏针灸传承人邵素霞妙手解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