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庞大的国家,那么遍布全身的血管就是维系生命运转的“交通网络”。血液如同车辆,为每一个器官和组织输送着氧气与养分。然而,当一场意想不到的“战争”在这条生命线内部爆发时,整个国家的秩序都将面临瘫痪的威胁——这就是血管炎。广州华洛医院风湿免疫科杜鹏主任形象地指出:“血管炎的本质,是免疫系统‘叛变’,错误地将血管当成了攻击目标,在身体内部发动了一场残酷的‘交通战争’。”
“内战”的爆发:免疫系统为何攻击血管?
血管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大类。杜鹏主任解释说,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免疫系统是忠诚的“国防军”,专门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但在血管炎患者体内,由于遗传、感染、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这支军队突然“敌我不分”,将枪口对准了自身的血管壁。
发炎的血管壁会变得肿胀、脆弱,甚至出现坏死。这直接导致了两种严重后果:
- 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如同高速公路被设置了路障,血液无法顺畅通过,导致下游的组织器官“断粮”、“缺氧”。
- 血管破裂或形成动脉瘤: 脆弱的血管壁在血流冲击下可能破裂出血,或者像吹气球一样膨出形成动脉瘤,后者同样有破裂的风险。
“战火”蔓延何处?症状千变万化
血管炎的症状极其多样,这完全取决于“战火”波及的血管大小、种类和部位。可以说,身体任何有血管的地方都可能受累。
- 全身性症状(战争的“硝烟”):
- 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盗汗。这是身体处于激烈免疫斗争中的普遍信号。
- 皮肤(最易察觉的“战场”):
- 可触及的紫癜: 像针尖或黄豆大小的红色或紫色瘀点,按压不褪色,通常出现在双腿。这是小血管破裂和炎症的直接证据。
- 网状青斑: 皮肤上出现网状、紫色的花纹。
- 皮肤溃疡、坏死: 严重缺血时,肢体末端可能出现疼痛性溃疡甚至发黑坏死。
- 关节与肌肉:
- 关节疼痛、关节炎、肌肉疼痛。
- 神经系统(“通讯中断”):
- 周围神经受累可引起“手套袜套”式的麻木、刺痛或无力;中枢神经受累可导致头痛、中风甚至意识障碍。
- 肾脏(沉默的“重灾区”):
- 肾脏富含血管,是血管炎最常攻击的器官之一。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甚至肾功能急剧恶化(急进性肾炎),早期常无疼痛感,需格外警惕。
- 其他器官:
- 肺部: 咳嗽、咯血、呼吸困难。
- 胃肠道: 腹痛、便血,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 眼、耳、鼻: 视力下降、耳鸣、听力下降、流脓性或血性鼻涕。
广州华洛医院风湿免疫科杜鹏主任强调,正因为血管炎的表现如此纷繁复杂,它常被称为“伟大的模仿者”,患者可能辗转于皮肤科、肾内科、神经科等多个科室,极易误诊。
平息“战火”:明确诊断与综合治疗
打赢这场“体内战争”,需要精准的策略和长期的坚持。
- 精准侦查(诊断): 诊断血管炎是一个“拼图”过程。医生需要结合:
- 临床表现: 详细的症状和体格检查。
- 血液检查: 炎症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常显著升高;自身抗体检测(如ANCA)对某些类型血管炎有高度特异性。
- 影像学检查: 血管彩超、CTA、MRA等能帮助观察血管的形态和狭窄情况。
- 病理活检: 取一小块受累组织(如皮肤、肾脏、神经)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血管壁的炎症是诊断的“金标准”。
- 综合战术(治疗): 治疗目标是快速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保护重要器官功能。
- 糖皮质激素: 是初始治疗的“王牌军”,能迅速强力地扑灭炎症。
- 免疫抑制剂: 如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生物制剂)、霉酚酸酯等,作为“主力部队”与激素协同作战,并帮助激素安全减量,实现长期病情稳定。
- 支持与对症治疗: 控制血压、保护肾脏、预防感染等同样至关重要。
结语
血管炎是一场发生在身体生命线内部的“交通战争”,其破坏力巨大且踪迹难寻。识破其千变万化的伪装,理解其系统性损害的本质,是成功应对的第一步。广州华洛医院风湿免疫科杜鹏主任提醒,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多个器官同时受累的迹象,应考虑到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及时寻求专业诊疗。通过现代医学的精准诊断和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战火”,修复“交通”,重返健康生活。